同样的子民。这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谁都改变不了!这是古往今来的大变局,大变故,诸子百圣所未有过的功绩。只要能够实现这一点,君羡虽百死而不辞!!”
白衣儒生,李君羡目光雪亮,声音高亢道,他的神情中透露出无尽的神往,仿佛穿透时空,望到了无尽的深处。而他身旁,其他的儒士也是同样的振奋。白衣儒生说的,也是他们心中所想。千百年来,多少的仁人志士想要实现这一点而不可能,但是现在,却在他们的手中拥有实现的可能。
乌斯藏、高句丽、东西突厥汗国、蒙舍诏、大食……,所有的夷狄,所有的周边诸国全部向大唐,向儒家打开了他们一向紧闭的“大门”!
这是儒家最好的时代,也是前所未有的大时代!
“敬诸圣!”
李君羡突然举起酒杯,对着虚空道。
“敬诸圣!”
而几乎是同时,一阵洪亮的声音在酒楼内响起。所有还留在酒楼内的儒生儒士,纷纷将自己的酒杯对着虚空举起。这是一种仪式,即便是当着王冲,众人也没有一丝一毫要避讳,隐瞒的意思。
有那么一刹那,整个酒楼内一片死寂。
王冲望着眼前的儒生,望着他们那种郑重,肃穆的神色,心中突然之间一片沉重。然而内心深处,王冲的某种想法也慢慢变得坚定起来。
“异域王,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是如果你经历我所经历,也必然会认同我们现在的目标和理想!”
对面,李君羡淡然一笑,举止之中自有一股儒雅的气质。虽然是百圣忌日,但是李君羡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早已将王冲的反应收入眼底:
“我从小被儒家收养,三岁学礼义,五岁学经书,到了六岁早已是博览群书,古往今来,国家典籍,私人藏书,经史子集,稗官野史就没有我不知道的。到了七岁的时候就已经没有我可以读的书,也没有可以教我的老师,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天下大同’的概念!”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