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吴超越才发现他练水战竟然有着许多常人梦寐难求的先天优势,首先一点就是上海团练大部分都是松江本地兵,熟悉舟船不怕下水;其次是老吴家在上海有许多广东老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随海船来上海谋生的水手,纪律虽然烂点,操纵适用于沿海航行的老闸船却是看家本领,又对吴超越这个小老乡比较忠心听话,是相当理想的水手人选;第三就是洋人们热情帮忙,为了让吴超越向他们购买船只火炮,各国领事不但争着抢着为吴超越提供技术指导,英国人还免费帮吴超越训练炮手,并主动邀请吴超越的团练登上他们的武装商船,实际操作他们船上的先进火炮,唾沫横飞的劝说吴超越向他们买船买炮,并承诺提供技术支持和保证武器弹药的供应。
鉴于这些,胸无大志的吴超越再是如何的想到檀香山去当华侨,难免也生出了这样的念头,“要是老子那天当上了曾剃头或者袁大头那样的军阀,学孙大炮他们签几道卖国条约换得洋人支持,想推翻满清建立新中国其实大有希望啊。”
动了这个念头归动了这个念头,性格有些懒散的吴超越还是更乐意当个不用太操心费神的富家翁,所以不管洋人再是如何鼓动吴超越扩建团练,吴超越都再没松过口,耐心只是等待自己辞官折子的答复,也不断祈祷上天保佑,让太平军的推进速度慢上一点,多给一些自己辞官当逃兵的时间。
梦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到了咸丰二年腊月十八,已经移驻江宁的江苏巡抚杨文定首先送来公文,不但断然驳回了吴超越第二次递交的辞官折子,还直接谴责吴超越此时辞官是临阵脱逃,辜负君国黎民,并威胁说吴超越如果再敢辞官,他就要具表弹劾,请满清朝廷治吴超越的逃兵罪。
看到这道公文,吴健彰和吴超越这对无良祖孙的瘦脸当然是拉得比驴还长,明知道杨文定是挟私报复可是又无可奈何,也只能是寄希望于陆建瀛那里能够出现奇迹。然而让无良祖孙欲哭无泪的是,仅过了一天,去江宁活动的师爷也送来消息,说是陆建瀛已经去了九江
-->>(第2/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