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肃顺不但没有抱怨过一句,相反还竭尽所能的帮吴超越擦屁股解难题,对吴超越的恩情之深,比之对吴超越最好的吴老买办其实都不遑多让。
也正因为如此,本应该全力支持肃顺独霸满清朝纲的吴超越才不得不考虑另一个问题——假如肃顺真坐稳了首席托孤大臣的位置,成为事实上的满清统治者,吴超越还拿什么借口起兵反清?讨伐对自己恩比海深的肃顺肃中堂?
相反的,假如吴超越故意不通知肃顺警觉自己的大侄女,让历史按照正常轨道发展,让自己的大侄女一刀砍了肃顺,那自己起兵反清的理由倒是名正言顺了,别的借口不需要,光一个清君侧,讨伐弑杀托孤重臣的乱臣贼子,就足够把许多中立的地方督抚和实权将领拉到自己一边。
当然,这个选择虽然理想,吴超越那还没被狗吃光的良心却开始跳出来和自己做对,“这么做,良心上是否过得去?为什么就不能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既保住肃顺的性命,又争取到更好的起兵借口?”
…………
纠结于这个将来问题的同时,吴超越也没忘记立即着手组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个满清外交部,结果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吴超越才发现想要白手起家建立起一个外交部绝不是说说那么简单,里面的很多门道自己完全是一知不解,更不知道这个衙门该要如何运转。
还好,已经从京城回到湖北省城的黄胜及时给吴超越出了一个好主意,建议吴超越向西方列强的外交官员求助,走捷径直接效仿西方现代制度建立这个衙门,再结合满清目前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多捞权揽权。吴超越一听大喜,赶紧写了一道书信给老朋友小包令,一边邀请小包令来湖北省城帮助自己建立总理衙门,一边催促小包令赶快把自己订购的三条中型蒸汽炮船送来。
结果也是在派专人搭乘英国商船前往香港送信之后,吴超越才发现自己完全是舍近求远——因为送信的人没离开湖北省城几天,一支规模不小的英法联合舰队就已经来到了汉口,而率领这支联合船
-->>(第4/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