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清之乱臣贼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大弱点(第5/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全家一起活埋,也把已经跪地投降的曾钊砍下脑袋,全家问斩。然后不但抢光了孟津县库的钱粮,还把孟津的老旧城墙给全部夷为平地,最后才大模大样的撤兵南下。

    在此期间,很有自知之明的徐继畬始终在黄河北岸按兵不动,不管曾钊派出的使者如何磕头哀求,就是不肯出兵过河,眼睁睁的看着吴军拿下孟津,抢光钱粮扬长而去。结果消息传开后,看到了孟津这边血淋淋的教训,吴军控制地周边的地主团练和地方清军果然乖巧了许多,不但不敢再随便招惹吴军,还开始有人主动联络吴军请求通好。

    河南吴军被动局面逐渐得到缓解的同时,京城里的政变集团也早就慌了手脚,因为一天不能夺回洛阳打跑聂士成,满清朝廷就一天不能撤走洛阳周边的清军主力,只能是象供养江南江北大营一样,天天把已经越收越少的钱粮往洛阳战场砸。同时吴军也随时可以越过黄河,杀入满清朝廷目前唯一稳定的钱粮来源地山西境内,把满清朝廷最可靠的大后方搅一个天翻地覆。

    迫于无奈,政变集团只能是下诏英兰坡和徐继畬,命令他们合力进攻洛阳,与河南吴军在洛阳战场上打一场战略决战。然而帮着历任山西巡抚努力维持山西不乱的徐继畬却拒绝从命,还上表抗辩,公然言道:“战无胜算!不战尚可保山西,战则山西必乱!”

    不但劳苦功高的徐继畬拒绝从命,对满清朝廷忠心耿耿的英兰坡也反对冒这个险,同样上了抗辩折子表明态度,指出道:“河南之力一半用于吴贼,一半用于捻匪,已再无余力可用,战若不胜,河南必亡。且吴贼尚有武昌之兵安闲,大冶之军久置,绝无任何坐视聂贼一军独战河南山西官军之理,大战一开,吴贼定有援军北上,河南之军胜算更小。”

    无比烦躁的把徐继畬和英兰坡几乎同时送来的抗辩折子摔在桌子上,鬼子六大吼了一句,“胆小如鼠!本王就不明白了,合两省之力围剿一支吴贼孤军,竟然还不敢打!要眼睁睁的看着吴贼孤军在洛阳盘踞,吞并我大清河南疆土!”

  

-->>(第5/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