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清之乱臣贼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七十一章 危险苗头(第3/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难以招架,顾此失彼,顾得了东顾不了西。

    更糟糕的是,靠着左轮枪的优势,吴军骑兵已经成功击溃了负责纠缠的清军骑兵,掉过头来冲击托明阿军,托明阿垂死挣扎间无暇顾及吴军的火绳枪营,以湘军老人为骨干组建的吴军火绳枪营乘机继续上前,帮助击针枪营攻打清军步兵阵地,把本来就不是吴军敌手的清军步兵打得更加难以招架。

    受士卒疲惫的影响,吴军这一仗打得其实也有些艰难,即便占据上风也因为没有足够的体力,无法给清军以致命一击。然而还好,吴军现在有个特点就是战事不顺可以靠武器砸,曾国荃又派遣一个营保护掷弹队上前加入战斗后,靠着疯狂的猛砸炮弹,吴军终于还是彻底击溃了清军步兵大队,把优势转化为了胜势。

    溃散后的清军步兵逃得漫山遍野,士气受挫的清军骑兵也没了继续死战的勇气和决心,那怕托明阿在绝望之下仍然命令骑兵冲击曾国荃的本阵,可是跟着他旗帜后起冲锋的清军骑兵却三三两两,根本毫无声势,即便起自杀性冲锋也动摇不了曾国荃的本营阵脚。最后托明阿也没了办法,只能是嚎啕大哭着撒腿逃命,清军步骑主力一起崩溃,伤亡虽然不算太多,军心和士气却遭到了严重打击,甚至就连托明阿本人也没了能继续守住许州重镇的信心。

    结束了这番苦战过后,过于疲惫的吴军在洧川休整了四天才重新南下许州。而再次回到许州战场时,湘军将士当然已经鸟枪换炮,火绳枪全部换装成了在中国战场上还比较先进的前装燧枪,一个营还装备上了俄**队中目前最先进的里治步枪,整体装备对许州清军已经取得了压倒性优势。

    顺便介绍一句,因为过于笨重巨大,俄国援助给满清朝廷的火炮并没有被送来河南前线,而是被运到了大沽口炮台安装,用来防范已经有可能从海路北上的太平军,所以曾国荃军并没能缴获俄国火炮。

    不过这也足够了,光是看到吴军将士拿着俄国武器在许州城下扬威耀武,心胆具裂的托明阿和沈葆桢就已经没有了再打下

-->>(第3/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