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烈文和戴文节等人也是眉头紧皱,全都无比担心河南吴军会因此与捻军五旗全面开战,影响吴军的北伐大计。还是唉声叹气了不少时间后,赵烈文才无可奈何的对吴超越说道:“慰亭,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调聂士成的兵马东进增援,让捻军知难而退。二是叫杨秀清出面调停,争取和平解决这次冲突。”
“聂士成的兵马不能轻动。”吴超越摇头,说道:“张乐行和龚得树那帮人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徒,看到我们调动河南主力东进,不会知道什么叫知难而退,只会和我们把冲突更加扩大。”
“那就只能找杨秀清帮忙了。”赵烈文更加无奈的说道:“不过就现在杨秀清的立场态度,这么做恐怕更危险,他如果铁了心要给京城乱党围魏救赵,这就是个挑起战端的好借口。”
吴超越点了点头,也知道杨秀清很有可能会利用这件事向自己发难,乘机挑起太平军与吴军之间的武力冲突。然而盘算了许久后,吴超越却下定了决心,咬牙说道:“派人联系杨秀清,叫他出面调停,他如果乘机挑事,咱们就和他奉陪到底!”
“慰亭,这么做是不是太卤莽了?”戴文节有些担心的问道:“北伐在即,这时候我们能避免和长毛重新开战,还是尽量避免的为好吧?”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吴超越卖弄了一句名言,冷哼说道:“如果周文贤带回来那道匿名信不假的话,那么杨秀清不管找什么借口,都一定会在我们发起北伐时封锁长江航道,拖我们的后腿。既然如此,与其做无用的忍让,倒不如把重新开战的借口送给杨秀清,让他直接表明态度立场,这样还省得我们天天提心吊胆!”
“也是。”赵烈文附和,说道:“与其日夜防范,被动守卫,倒不还如诱使杨秀清提前动手,这样反倒要比在我们北伐时杨秀清突然动手强得多。”
吴超越点头,当即命令幕僚提笔做书,给杨秀清写了一道书信,要求杨秀清出面调停河南吴军与捻军诸旗之间的战事冲突。结果也是凑巧,才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