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鋆认为大清有救的原因当然是第二条新闻报道的内容,做为吴军的喉舌,湖北**第一次直接就清吴和谈一事正式声,宣称说吴越响应人民呼声,满足大清百姓渴望和平的要求,正式决定尝试与满清朝廷展开和谈,并决定当众接见宝鋆,当面与宝鋆就如何举行正式和谈一事展开和谈,还邀请中外媒体及西南士绅代表到场参观采访,近距离了解和谈情况。
吴越从没拿自己的公信力开过玩笑,所以湖北**刊登的这个消息不但让宝鋆大喜过望,也在湖北民间引了巨大反响,饱受战乱之苦的商人百姓大都无比支持吴越的这个决定,更盼着和谈能够取得成功,和平解决吴军与满清朝廷之间的战事。再加上其他中外报纸的推波助澜,湖北民间很快就是舆论沸腾,民情滔滔。
在这样的情况下,腊月初一这天,当吴越在武昌城外的吴军校场上当众召见宝鋆时,自然引来了无数的湖北百姓到场参观,汉口的西方各国驻华领事和中外媒体记者全部到场,众多声名远播的士绅地主代表也应邀而来,坐在台下观摩吴越与宝鋆的交涉谈判。
吴越和宝鋆是在阅兵台上面对面坐着谈判,在无数民众记者的目光注视下,早就习惯了这种场面的吴越坦然自若,谈笑风生,习惯了坐在官衙里号司令的宝鋆却是多少有些局促,言语不敢有半点的唐突,还没正式开始谈判就已经落在了心理下风。
谈判是在一堆废话中开始,大声宣扬了一通为国为民为和平之类的废话,给自己贴上了为了天下苍生才选择和谈的金装之后,吴越这才把话转入话题,当众直接对宝鋆说道:“宝大人,为了全天下的黎民百姓早日摆脱战乱之苦,本帅是决定与你们展开和谈,但是在和谈正式展开之前,我有一个条件,你们必须接受,然后在兑现之后,我们才能展开正式的和谈。”
言罢,吴越也不给宝鋆讨价还价的时间,直接就说道:“我的条件是,你们必须无条件把奕誴、奕訢、奕譞、僧格林沁、桂良和绵愉,这六个犯上作乱的逆臣贼子交给我军,由我军当众斩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