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好,免得尴尬。
如此一来,河东的选择就非常关键。贾诩、董越如果选择支持孙策,由河东进入冯翊,朝廷就两面受敌,处境将非常困难。贾诩、董越如果支持朝廷,那鲁肃就不得不分兵守陕县、孟津,以他目前的兵力,西进的可能即使不能说没有,也是微乎其微,朝廷的压力会小很多。
就在天子与众臣紧张的时候,阎温送来了消息。他暂时稳住了董越,与朝廷联盟,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朝廷要尽快想出妥善的解释办法,稳住河东。
至于贾诩,阎温给朝廷的奏报里没有细说,含糊地说他病了,现在不管事,河东也交给了董越。私信里,他对杨阜说了实情,贾诩只是承诺不插手,但他也不支持,将来会怎么变,谁也说不准。就他本人的印象而言,贾诩的计划被鲁肃打乱,又被鲁肃攻克弘农的战力震慑,让他与鲁肃为敌也不太可能。
天子与众臣松了一口气,随即又开始讨论新的问题:如何安抚河东?
争取董越的支持不存在问题,问题是怎么争取。
最简单的办法是加官晋爵,笼络董越,但麻烦也不小。董卓名声很坏,说是罄竹难书一点也不夸张。滥杀无辜,废立天子,火烧洛阳,每一个事都堪称天人怨,就连凉州人都不太愿意提他。前一段时间为了笼络贾诩、董越,勉强愿意为董卓平反,承认他有功有过,结果贾诩提出一个非份要求,直接被天子否决了。如今形势不利,难道要答应贾诩的要求?贾诩虽然不管事了,若董越坚持要皇甫嵩的首级怎么办?
杨阜提出了一个建议:征贾诩入朝。
贾诩是武威人,他和董卓就是旧主与故吏的关系,没有牛辅、董越那么近,本人也没有明显的恶迹,征他入朝的阻力要比为董卓平反容易得多。先给他一个清闲之职,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愿意为朝廷效力,那就让他辅佐天子。如果不愿意,就让他赋闲。他新失河东,对并州的控制又一直薄弱,据并州为乱的可能性非常小,只要处理得当,他应该不会铤而走险。他年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