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孙策的心灵。各种小道消息、绯闻花边都有,还有一些捕风捉影的传说。随着报纸的普及,各家报坊为了争客户,适合普罗大众欣赏的民间文学迅猛发展,受欢迎程度让读书人始料不及。对绝大部分没有官方背景的报社来说,一份报纸上如果没有几个吸引人的故事或者笑话,这份报纸的销量肯定很难看。
但再好看的报纸也不如人的想象力,口耳相传,以讹传讹才是传奇诞生的最佳温床。
“兄长,你知道不,他们都说我们吴国的新国都不是人建造起来的,是直接从江里冒出来的,而且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孙匡去了一趟集市之后,兴奋不已,难得主动地来到孙策面前,绘声绘色地讲述刚刚听到的传闻。“他们还说,这座城原本是东王公的住所,所以又叫太一宫,后来东王公去西域昆仑山看望西王母,这座城闲着,又怕别人来打扰,所以就施法藏在江里。现在吴国新肇,东王公想送一份贺礼给大兄,就让这座城又浮上来了。”
见孙匡说得眉毛色舞,孙朗也煞有其事的一旁附和,孙策忍不住想笑。“那些人不知道,你们也不知道?国都是计相虞翻督造的,太初宫更是他亲自设计的,现在全成了东王公的功劳,计相会生气的。他真要急了,说不定就要远征西域,登昆仑山,找东王公说个明白。”
“好啊,好啊。”孙朗拍着手,两眼放光,憧憬不已。“大兄,什么时候征西域啊,那么远,要准备好多年吧?我能不能跟着去?”
“想去吗?”孙策放下手里的公文,伸直了腿,笑眯眯地看着这个幼弟。孙朗和孙尚香都是丁夫人所生,丁夫人去世早,孙朗、孙尚香都是母亲吴夫人抚养大的,孙尚香就不用说了,出生丧母,对丁夫人根本没印象,直接把吴夫人当生母。孙朗稍微年长些,可是对生母丁夫人也仅限于知道有这么回事,却没什么感情可言。他今年十二,读书没什么天赋,自然而言的选择了从武。但孙策很清楚,孙朗的天赋和孙尚香没法比,如果不好好调教,将来成就很一般。
“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