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指望一战成功。
他和诸葛亮的区别就在于可进可退之间,他选择了退,而诸葛亮选择了进。这既是两人的视野不同,也是两人的战略不同。诸葛亮一心想建功,抓住战机,他却一心想夯实基础,建百年大计。
诸葛亮年轻,有进取心可以理解,但作为他身边成长起来的人,诸葛亮的表现还是让他有些失望。
远处的山路上,杨仪提着衣摆,快步走来。孙策转头看去,见山坡之下停着几匹快马,几个骑士正在休息、饮水,看起来像是速度最快的六百里加急驿骑。孙策眉梢微动,下意识地看了诸葛亮一眼。诸葛亮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杨仪,没有注意到孙策的眼神,但孙策却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丝复杂。
“孔明。”
“大王。”
“猜猜这是哪儿来的消息,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诸葛亮很认真的想了想,神情专注,杨仪走到面前,见诸葛亮神色不对,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向孙策施礼,刚要说话,孙策抬手制止了他,直接从他手中接过军报,却故意避开了诸葛亮的眼神。
军报是满宠发来的,自然应该和陈留的战事有关。孙策有些好奇,满宠率一万豫州郡兵入陈留,这么快就有消息来,是胜了还是败了?前两天还收到消息,说董昭有三万冀州兵、两万陈留世家的部曲,还有两千骑兵,满宠想取胜绝非易事。
该不会是败了吧?
“是豫州的消息。”诸葛亮突然说道,目光炯炯地看着孙策,眼神自信。
“为什么?”孙策一边说一边打开军报。
“袁谭围攻高唐不下,改变战术,围攻高唐、历城、临淄三城,进攻兖州,但离进入豫州境内还有相当距离。纵有消息来,也不会急。只有陈留方向的战事有了结果,才有可能动用六百里加急。”
孙策应了一声,又道:“那你再说说,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他正好看到陆议以两千人夜袭陈留,一把火烧得陈留世家大败,解了陈留之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