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刘备也没来得及反应。他以为袁熙真的率领主力而来,正和逢纪商量着如何围歼袁熙,不料袁熙忽然撤了,一时也搞不清虚实。等他派出斥候,搞清楚情况,袁熙已经进了廮陶城。紧接着,关羽的军报到了。得知高览、张郃率领的主力都在柏人伏击关羽,刘备和逢纪这才明白他们被袁谭、袁熙骗了。双方都想玩阴的,最后却败给了关羽。关羽以力破巧,临阵斩杀高览,立了大功。
刘备顾不得考虑如何封赏关羽的麻烦,率部赶到廮陶,派人进城劝降。
袁熙已经乱了阵脚。他现在谁都不敢信。袁谭一口气撤到邯郸,把镇守廮陶的责任扔给了他。说得好听,这是考验他的能力,给他立功的机会,以便得到冀州世家的认可,将来好顺理成章的接任魏王,说得不好听,这是借刀杀人,要借刘备的刀杀他。不管他是投降刘备,还是战败而走,他都无法在冀州立足了,更别说接任魏王了。
刘备、逢纪也不能信。他们联络了那么久,关羽一直潜伏在柏人附近,刘备、逢纪都没告诉他。如果关羽偷袭得手,到时候刘备再次这个消息一公布,他就成了弑君弑兄的小人,千夫所指,哪里还有脸面称王。就算刘备为他隐瞒,有这个把柄在刘备手里,他也只能做一辈子的傀儡。
就连袁尚都不能信。袁尚说得好听,不想做魏王,要让给他。可是就现在的情况而言,如果他出了事,受益最多的就是袁尚,袁尚的嫌疑也不小。
袁熙不知道能相信谁。他拒绝了刘备的劝降,据城死守,能守一天是一天。对他来说,战死也许是他最好的归宿。
刘备急了。廮陶城虽不算很大,却很坚固,又是诸水汇聚之处,不利大军展开。如果围攻,必然旷日持久,而他最缺的就是时间。一旦太史慈收到消息,得知他进攻冀州,必然趁虚而入。到时候他进退两难,怎么看都是死路一条。
逢纪也有些急。本想弄巧,没想到却中了计,若非关羽谨慎,这一次真要一败涂地。当然现在的情况也不妙,关羽要说法,刘备要攻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