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懒散初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三百章 最后一步(下)(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以让一些部落安定下来,甚至从游牧民族变成农耕民族,而只要他们下了战马,那么对中原就再也形不成威胁。

    除了上面这些,奏折还有另外一些其它的策略,主要就是加强大唐与草原在经济、农业、人口上的联系,这些是恩的一方面,而接下来就是威了。

    所谓威,并不是要压迫草原上的部落,而是加强大唐对草原的统治,从而实际上控制草原,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实施羁縻策略,而想要彻底的控制草原,第一步就是要在草原上派驻官员,从而让那些部落接管大唐的管辖。

    当然草原上的那些部落自由惯了,刚开始肯定不会轻易的接受大唐的统治,哪怕是有上面“恩”的一面做引诱,他们也很难老老实实的做大唐的顺民,所以除了派驻官员,另外就是要驻军了,凡是敢于反抗或闹事的部落,都将受到大军的清剿,而且草原上也将实行严苛的刑法,毕竟乱世用重典,而草原向来没有任何王法的就是一块法外之地,想要治理就必须用重典。

    当然上面的这些只是李休奏折上的一个大概,具体实施的细则还有很多,比如先近后远、徐徐北上,另外还有修路、筑城,以及日后对草原人的统治办法等等,上面都有详细的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奏折上还提到一个十分恐怖的办法,那就是利用宗教来控制草原的人口,当初李休建议打压佛道两教,其中许多僧人反对,结果被朝廷流放到草原上,而且这个政策也一直没停过,只要地方上的佛教势力太大,僧人数量超过朝廷的预设,朝廷就会派人将这些僧人流放到草原上。

    这些僧人不但精通佛法,而且很多都精通医术,再加上草原上本来就天灾人祸不断,草原人又十分的愚昧,结果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佛教就在草原上遍地开花,很多大部落都将大唐流放的僧人当成坐上宾,主动出钱为他们修建庙宇,不少草原人也投身寺庙侍奉佛祖,这也使得草原上的佛教更加兴盛。

    李休当初之所以建议打压宗教,除了宗教对大唐的威胁外,也的确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