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日王朝与中原不同,它更像是一个王国的联盟,在戒日王死后,那些治下的小王国也是乱一团。
也就在北天竺乱成一团时,王玄策这支使团刚好到达,而这时戒日王的宰相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征服了周围的各个小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个那伏帝阿罗那顺很可能会成为第二个戒日王。
但是那伏帝阿罗那顺却不像戒日王对大唐那么友好,在听说王玄策的使团到达时,他竟然派兵袭击了王玄策的使团,当时王玄策手下只有三十骑兵,自然打不过对方,最后只能扔下携带的礼物逃跑。
王玄策性格刚烈,而且他第一次担任正使就遇到这样的事,这让他也没脸回大唐,于是他与副使蒋师仁商议过后,竟然以使节的身份向吐蕃和泥婆罗借兵。
吐蕃虽然与大唐发生过几次战争,但却都是大败而回,最后一次更是差点被灭国,直到松赞干布向大唐称臣这才让大唐退兵,所以现在吐蕃也对大唐十分的敬畏,当王玄策向他们借兵时,他们也不敢不借,不过他们也是小气,最后只借了一千多人。
而另外一个国家尼婆罗却与大唐交好,再加上他们与北天竺也一直征战不断,现在有机会借助大唐的力量,他们自然也是求之不得,所以一下子借出七千人。
最后王玄策率领着八千多人的大军杀回北天竺,一举击败了阿罗那顺的大军,并且斩首三千余,溺死者上万,不过王玄策并不觉得解恨,依然对阿罗那顺紧追不舍,最后一连攻下百城,而副使蒋师仁也亲率大军活捉了阿罗那顺。
不过也在这时,阿罗那顺的妻子与部众竟然组织了近十万人在乾陀卫江抵抗,但却依然被王玄策打的大败,这一战他俘虏无数,截获的牛马、财富数不胜数,可惜最后因为路途遥远,只能带一部分回大唐,剩下的他则送给了尼婆罗和吐蕃,以感谢他们的借兵。
想到自己在天竺征战的那段日子,王玄策也不由得感觉胸中的热血沸腾,虽然北天竺人的战力很弱,但那毕竟是一个大国,但却被自己一手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