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懒散初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崔干要办书院(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时间很短,在杨悫的学生死后,书院也就关闭了,直到后来北宋建立,应天书院才得到很大的发展。嵩阳书院和岳麓书院现在都还只是一座道观,白鹿洞书院更是一片荒地,可以说在唐贞观时期,中原大地上除了国子监外,再也没有一座专门的高等教育学府。

    之所以造成上面的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就是世家掌握着教育权,他们在自己的家族内建立族学,垄断了高等的教育权力,如此一来,庶族出身的读书人根本无法与世家出身的读书相竞争。

    当然了,世家之所以能够垄断教育,昂贵的书籍也是其中的关键,因为书籍的数量稀少,而且又昂贵无比,使得知识的传播极为困难,这也使得世家可以把持教育权,哪怕庶族中出现一些优秀人物,也对他们形不成太大的威胁。

    可是现在李休却是打破了世家对教育的垄断,随着印刷术的使用,书籍只会越来越便宜,知识的传播也会越来越容易,世家也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垄断高等教育,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世家会马上衰败,事实上世家依然占据着很大的优势,毕竟学习可不是只靠看书就可以的,最重要的还是有老师的讲解,现在几乎所有的博学大儒也都出身于世家。

    书籍多了,但是传播知识的名师却不多,崔干也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才想到开办书院这个办法,以世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定然可以招揽天下贤才,到时这些从书院毕业的学生,身上自然也打下了世家的烙印,世家的影响力非但不会降低,说不定还会有所提高。

    “书院这个办法的确可以为世家续命,另外崔干之所以能够想到这个办法,恐怕很可能是从新筑学堂得来的灵感!”想到上面这些,李休忽然开口低语道,脸上也露出几分无奈的笑容。

    当初崔干想要说服自己站在世家那边时,曾经问过他有什么办法减少书籍印刷对世家的影响,当时李休其实就想到过开书院这个办法,只不过他却没有告诉对方,毕竟双方的立场不同,李休也没打算帮世家续命。

    不过却没想到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