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的三个女人都到齐了,她们共同出席此次宴请可见陛下的重视程度,可见陛下在借此机会表明的态度,大臣们的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一个个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各打算盘,就是不说。
下首位,群臣的座次早已安排妥当,这些位置若干年来几乎没有变过,武将在右,文臣在左,文臣由拓跋子初领头位置距离陛下最近,武将由上官虹日领头,其他人按照官阶依次排列。
这场酒宴拓跋子初本来是想躲的,但被陛下驳回了请求,理由是“皇宫好不容易热闹一回,子初你不能扫兴!”于是拓跋子初再没有搪塞的理由只能入席,而他作为整个帝国的二把手,一旦入席坐的位置必然最靠近陛下的,包括右丞相慕容南在内,无论多么羡慕他都没办法改变如此的现实。
此外,除了老皇帝和三位娘娘,众臣无论地位如何都只允许矮坐,屁股底下垫一个坐垫坐在地上,面前平放着一张半尺来来高的桌子,桌子上有酒但没有菜,所有的菜肴都放在陛下面前的桌子上,这张桌子又长又宽,上面总共盛放着一百六十九道菜肴,全部用官窑瓷器盛放。按照帝国的规矩,用膳的时候陛下是唯一能正对着桌子的人,坐在桌子的正中间,想吃什么菜了陛下就用手指一指,大太监刘易便会端着一个瓷碗走过去,从跪在桌子旁边的御厨那里问出这道菜的名字朗声宣读,等到陛下说“好”,才能用手中的碗盛一些出来,以银针试毒,确认无毒后呈上来给陛下享用,废了这么多力气陛下顶多吃两三口,如果觉得好,就会与身边的三位娘娘分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皇帝是能够将不用的碗筷放在桌子上的,但是娘娘们不允许,她们的位置虽然与皇帝紧邻,但身下坐着的椅子全部是斜着的,椅子口是面向皇帝方向的,也就是说,无论何时她们都必须保持对皇帝的重视。她们要在陛下享用过了觉得好的时候才能分享到食物,如果陛下觉得味道不佳就不会分享给她们,只能在旁边看着干瞪眼。不仅如此,即便得到了宫女呈上来的食物,她们手中的碗筷也绝对不能接触到桌子,只能抱在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