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魔王复出,宋国在战略战术上犯的错误越来越少,这让老萧陷入了两难境地。
皮室军珊军倒是容易控制,但来自漠北的佣兵领主们占据一半力量,这部分人就不容易控制了。
急刹车的话容易让这些军阀想多了,也容易造成锐气丢失。还有可能引发其他战场的连锁反应,毕竟不论交趾人西夏人高丽人、也都是些老奸巨猾的老滑头,如果主攻的辽军踩刹车,很难说这些老滑头会干出什么幺蛾子来,如果都踩刹车、就可能形成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那就是给予宋国全面喘息的机会。
但若继续这样好大喜功的挺进,即将而来的后勤线压力、能让老萧陷入欲哭无泪境地。
就因这样,当时辽国内部有不少百万集群进兵的论调,老萧对此冷笑,能折中到三十五万且保留宗室自己的生力军,鼓动部落出战,已经是老萧做了最大的努力。
否则百万规模的军阵推进至于河间府,燕京搞后勤的那些人恐怕已经开始造反。妈的辽国什么都不多,但就是喜欢一言不合就造反,这真不是吹出来的。
不论如何大魔王的“空城计”已经成功了至少七成,主体工程愣是被他左右腾挪下完成了,造成了辽军现在车速过快过热。
骑虎难下之际老萧认为只有两个选择:继续保持车速,期望能最快推倒大名府,那就是阶段性战略转折。但有过热爆缸的可能,表现在战场即战线超长、若不能一波推掉大名府获得物资,如此长的后勤线在游击军骚扰下必然崩溃,那时的结局很难说。
或者是踩刹车降温,重新制定占领区政策,一定程度挽民心,弥补后勤线漏洞,在差不多临近秋收时再继续挺进大宋部署于大名府的重型防御圈。
但这政策的代价是大魔王能获得几个月纵深、让他有更多余地调兵遣将,一但真被他喘息过来,以他的蛊惑动员能力,以宋国的功底和体量,那后果也不会乐观的。
会不会如同卓洛兰说的那样最终输掉战争?
此点老萧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