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
所以赵祯现在头大了。大宋军队怎么带所有人都知道,就包拯不知道。宰相庞籍推荐、赵祯钦点的枢密副使狄青,结果是包拯自带饭盒的去追着狄青咬。
一个好东西都没有,但看起来他们又谁都没错。结果就是赵祯做冤大头。
他们就是这么对待一个为大宋屡建奇功、宰相推荐、皇帝钦点的将军的。
仅仅张方平和包拯这两家伙跳,赵祯还有办法平衡。然而那个死了爹正在丁忧的欧阳修都不在其位,却也跳出来生事了。欧阳修抓住机会上书皇帝说“看吧老夫早说那是一个小人,不能信任,国朝内忧外患之际不恰当私分战争财富就是小人,结果被张方平抓到了不是”。
对这封文书赵祯只有苦笑,欧阳修的“被张方平抓到”几字用的好销魂,不愧文坛泰斗。所以欧阳修的意思是“我虽然跳出来了,但官家你不要怪我,这事是张方平他们干的,这不关我的事,我只是路过时候顺口说了一句”。
都堂上,庞籍对欧阳修的添乱大为光火,庞太师写文章讽刺的时候是这样用词的:欧阳修是帅臣,然而现在大宋安稳,不需要他运筹帷幄于茅庐中,安份丁忧吧,别想出来做事,否则就是不孝。不孝的人他也不会忠。
汗。这边没有消停,那边庞籍和欧阳修也掐起来了。
于是现在仍旧没人去关注陈署那个战败的二流子。好在陈署已经没有被气死的危险,老陈的救星是张方平和王安石。
王安石后来公开写信道歉,言辞诚恳。其后张方平不讲道理的把狄青给软禁了,那么最看不惯狄青的陈署也找到了一丝心理上的安慰。
陈署虽然战败了,但狄青即将被否定,那么当初陈署“抗拒狄青命令”就成为了有挪动的政治事件,而不是一次简单的军法审判。
现在,多谋少断的赵祯一边记恨张方平收拾狄青,好处又在于赵祯不想把陈署逼死,那么在张方平给狄青暴击的现在,也就一定程度找到了为陈署开拓的理由。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