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死,而是有人感于他的恩义,将他打晕,替其偿命。光这一件事,就是本朝一件可以用来宣扬教化的莫大功德之事,更何况,这样说来,竟是三百九十名死囚,一个不少,全部报到!
“啊~~哈哈哈哈……,此等义士,着实感人呐!”
国舅长孙无忌马上捧笏施礼:“那李鱼对铁无环有恩,可见自陛下释其之后,已有向善之心,多行向善之事。今李鱼慨然赴死,铁无环大义替之,我朝便连一从待死的罪囚,亦有如此仁义之风,实是陛下之德,我朝之大幸啊!”
满朝文武听到这里,连忙再度齐声道贺。
这时候,站殿武士急匆匆上殿来,再度禀报,居然是大理寺卿也到了。
李世民赶紧把他宣上殿来,大理寺卿一见皇帝,便兴冲冲地道:“陛下,臣等察知有一名死囚乃系替死,问明缘由后,马上派人前去寻那死囚。却不想,刚刚派出人去,那死囚已然赶到法场。”
此言一出,金殿之上又是一片嗡嗡窃议之声。
大理寺卿这回关子没卖太久,因为用不着,李鱼出现的场面,本身就能锦上添花,不需要先抑后扬,而是可以芝麻开花。
大理寺卿高声道:“陛下,那李鱼乃被其义仆铁无环打晕,欲替其身死。李鱼醒来后,急急欲奔赴法场受刑,结果路上遭遇江湖亡命,一番打斗,被亡命用网子网了起来,一时挣脱不出,为了抢在午时之前赶到法场,替下义仆,居然裹着网子,就叫人用车把他载了来。陛下,屠刀之下,争先恐后,所求不过一个信字,一个义字。三百九十名死囚,一个不少。明明有人替死,也不昧其心,足见陛下仁德,教化万民。”
这一遭,满朝文武呼啦啦都跪下了。
大唐时节,文武百官见了皇帝,轻易不用行跪拜礼的,除非是随同皇帝祭拜天地神明,或者什么重大仪制的时候,此时此刻,如此行动,实是因为这三百九十名死囚,真的是太给皇帝长脸了,太给大唐长脸了!
这种事,换一个皇帝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