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1章 各有解读(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特意提起此事,只是想搏太子一笑。

    可太子一听,却是又惊又怒。

    文治是小事?那是天大的事!尤其是江山已定,文治的作用尤在武事之上。

    李泰要加文学馆?这事儿他竟然不知道,现在父皇都准了,李泰都开始大张旗鼓招揽天下名士了,风声才透漏出来,很显然,是李泰之前刻意隐瞒他的结果。

    李承乾第一件事就是想起了自已的父皇。皇爷爷当年立李建成为太子,如果不是允许自已的父亲建天策府,可自行招募文武并任官,自已的父亲便再有本领,如何与太子相争?

    现在,父皇允许李泰建文学馆,自行招揽学士,这等于是允许他自建小朝廷啊。一个该往封地就藩的王爷,滞留京城,迟迟不走,还在王府自募贤才,这分明走的父亲当年崛起之路。

    李承乾大恐,马上就想找苏有道商量此事。

    苏有道负责李承乾的幕僚机构和谍报机构,本来这事儿也没那么商易瞒过他的耳目。不过,李泰这个小胖子实在是太受宠了,他根本不需要通过什么中间环节,想要什么,都是可以直接见到天子,当面说的。

    而且,他陪着皇帝宫中游览的时候,旁边除了皇帝的贴身内侍,全无旁人,对皇帝说些什么,只要皇帝未循正规朝廷渠道宣布,岂是那么容易被人打听到的。

    这次的事,更是李泰一说,李世民便欣然应允,只觉这宝贝儿子确有出息,不负所望。李泰得了皇帝点头,便回府秘密筹备,等到腾建好了文学馆,打算正式招人了,这才宣布出来,所以就连苏有道也无所谓。

    而且李鱼居然跳出了西市这个暗流汹涌的小江湖,跳进朝廷大隐于市,这种际遇也不在苏有道的判断之中。毕竟,这种事实在是太考验个人运气了,正常情况下是绝不可能的事,所以苏有道对西市的图谋计划也被打乱了。

    好在他已经把陆希折等二三十人派到了李鱼身边,李鱼跳到太常寺鼓吹署那个港湾里优哉游哉地混日子去了,却很讲义气地把依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