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九十八章 这是什么?(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每公斤好像是13块,结果班长买锡锭还问我借了150块,把我们两个人的好不容易存下来的钱都给掏了个精光蛋”

    说起往事,关兴权也在笑:近500块钱,那会可是笔巨款!

    可项伟荣探亲回家也没把它给卖了,原因也简单:后来转了汽车部队,就算不沾公家便宜,要给自己弄点制作锡罐、锡壶的纯锡焊条有的是办法。

    “那时候你就没想着给自己留点?”

    一听张楠这么问,关兴权笑容更甚:“我才不要,那时候班长已经和嫂子定了对象,就等着再过个一两年结婚,那东西带回去有用。

    就算自个用不了,搬回去也不愁卖不掉,还能赚点钱…”

    好吧,关兴权和姐夫关系好,没的说!

    “结果那年年底我和班长一起回家探亲,用个麻袋装着那玩意上火车,火车上的列车员还以为我们两个是负责秘密押运黄金任务的战士,特意把我们安排去了卧铺那边,还不要我们加钱,连几顿饭都是列车员免费给送过来。

    班长老江湖,也不解释就是带了块锡,两天时间舒舒服服睡到沪上。”

    纯锡的比重其实连黄金的一半都不到,但只要一成锭,别说提着,看着别人提都会感觉死沉,列车上的工作人员主动被蒙也挺正常。

    想象一下,两位穿着军装的战士背着背包、提着个死沉却又体积小的麻袋上车,站台上还有其他当兵的伙计送站,总会让人有点联想。

    80年代之前的锡锭有37公斤重量得,这事张楠同关老大都记得清楚。其实不光华夏国内是这情况,东南亚那边半个世纪前也是一样,比如那艘大名鼎鼎的阿波丸号——77年至80年海军组织了对这艘沉船的打捞,里头虽然一两黄金都没有,但3000吨得锡锭都是37公斤一锭。

    至于为啥会弄成37公斤这个不上不下的重量,张楠也不知道原因,或许是当初这模子就这么大,还成了国际标准。

    这会不断有沉重的锡锭被吊车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