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32章 调工兵营!(第3/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阏氏王昭君。

    想一下我都别扭!

    既然在这里没什么是钱不能办到的,如果王昭君在,那我们就送她回家,送她回两千年前的老家安葬!

    对了,王昭君老家在什么地方,这个我不大清楚。”

    这时专家中年纪最大的老张、张洪富道:“王昭君是南郡秭归人,就是今天鄂省宜-昌市的兴-山县,如果你能送她回家,那边的老百姓和政府都能给你竖块碑!”

    这边农博升一听,笑着道:“老张你就别扯,在不在都不好说,就算在,那也得等挖出来再说。

    还竖碑,你还真能扯。”

    这就算大方向商量好了,不过张楠心里还有个小疑问,这时候一并说了出来:这附近的一大堆陪葬墓里埋的都该是主墓内匈奴大单于同时代的人物,单于生前的亲近之人。

    但如何能判定甲字型大墓的主人可能是王昭君的丈夫?

    两枚银币流到蒙古高原是需要时间,加上各种可能性,那个时间段内的匈奴单于可不止一两个。

    对此老王解释道:“简单,还是时间。

    银币的时间上限最多公元前一百年,按照银币的磨损状态和货币使用习惯分析,这些墓葬的时间下线可以暂定为公元100年。

    如果能对一起挖出来的少量木头进行碳十四测定会更好,不过那个同样有些误差,我们也没那个时间,冬天眨眼就到,就暂时按照上下两百年的时间段判断。

    老张,那两百年有多少个匈奴单于?这个你才是真正的专家,我们几个都是半把刀。”

    听到这话,69岁的张洪富貌似腰杆都挺了点,很自省地说道:“公元前后200年,我们汉家史书上没记录下名字的那些匈奴单于不算,有名有姓的匈奴大单于大概在30个以上。”

    “卧槽,这么多!”

    张楠感慨一句,这都是群短命鬼嘛。

    老张又道:“是很多,那些没名的估计也能有好几个,不过已经无法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