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42章 人过留名何其难(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姓,这世界历来只有千年的家族,没有永世的王朝,活得开心最重要。

    等死了两腿伸,一切都是空。

    想到这就觉得700年前的蒙古人还真是挺聪明的,这么多年过去了都没人知道他们的大汗和皇帝们埋在哪:不然要是有比较可靠的线索,张楠第一个就会去刨了他们!

    找不到,那就没人打扰了。

    老板的话是否正确、观点是否一致无所谓,听着就行,如果能表示一下赞同就最好。

    不用嘴上说,微微示意点头,或者略有深思状都可以,领导们貌似都喜欢这个道道。

    陈江华在几十米外的示意打断了张楠的感叹,他那边同样出了点东西,这会已经整理出一些。

    走过去看了看,都是几乎烂透了的铁器同极少量铜器——不是铜鼎一类的大件、重器,就是些马鞍上的铜饰和第一座陪葬墓里也有的铜箭头。

    用武器、马具陪葬是匈奴人的习惯,至于铁器时代用铜箭头这很正常,华夏当时的军队同样也有装备部分青铜箭头的。

    钢铁产量还没多到什么地方都能用的程度,箭镞是消耗品,而2000年前汉军的对手们穿的基本是皮甲,用青铜箭头对付基本管用,更别说说匈奴战士中还有很多连质量可靠的连皮甲都不装备。

    至于匈奴这一边,金属基本靠进口,铜箭头更流行,铁箭镞就靠劫掠和缴获了,更别说什么超级耗费铁料的铁甲,青铜甲残件倒貌似找到过。

    两座墓里一共出土了60来支青铜箭镞,中原地区常用的实心圆铤式箭镞同北边匈奴等游牧民族常用的空心銎式箭镞几乎是一半对一半,看来这匈奴大将也挺喜欢华夏装备。

    青铜箭镞如果质量好、硬度高,那也是能射穿铁甲的!

    特别是中原地区式样实心圆铤式箭镞,相对游牧民族的空心銎式箭镞更重、破甲效果更好,同样也更非料、对弓的要求更高,估计一般的匈奴骑兵还没得用。

    不打仗时,这2000年前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