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26章 人类创造的魔鬼(第3/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儿时、少年时代正是冷战苏联由守转攻的年月,民防爱国教育效果杠杠滴!

    既然妮可心情不错想炫耀一下,那就由她高兴。

    “以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的芝加哥为例,百万吨级的核弹在市中心300米高度空爆后,冲击波对室内普遍的重型钢筋混凝土建筑的绝对摧毁半径是287公里,光辐射瞬间引燃可燃物半径56公里,贯穿核辐射的绝对杀伤半径大约在两公里左右。

    对暴露人员的瞬间绝对致死半径是63公里,堑壕内人员致死半径36公里,坦克内人员是28公里,专业避弹所内人员是12公里。

    对地下加固的永备工事内,就是类似大深度地铁一类设施内的人员的瞬间致死半径大约是760米。

    所以对重工业、重型钢筋混泥土建筑类型城市,百万吨级核弹空爆后,正好在坚固建筑后的人员在4公里外有活命的机会,这相当于躲在堑壕里边一个道理,但需要在阴影区才行。

    大深度地铁,就是深度至少20米以上的地铁内的人员只要在八、九百米外就有存活的希望,所以兼具防核弹攻击的地铁线路深度都在20米以上,很多都是30米的水平…”

    听到这,张楠突然想到件事:华夏第一条城市地铁的深度就在30米左右,显然具有防核弹攻击的作用,施工单位——工程兵!

    美国习惯以芝加哥作为民防参照,因为那座城市的建筑结构是现代化都市的代表,纽约这种特大都市太过特例。

    那真当核战争爆发,百万吨级的核武器空爆发生在芝加哥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会是个什么情景?

    “…最初几秒的强烈光辐射和贯穿核幅射会使半径63公里、与炸点直视范围内的暴露人群立即死亡!

    现代城市喜欢用玻璃幕墙当外墙,在冲击波摧毁这些玻璃前,镜面玻璃的反射作用会让躲藏在大楼背面的人在光辐射下彻底暴露,建筑会在高温下瞬间起火燃烧;

    接踵而至的冲击波将所有玻璃幕墙会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