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18章 根本就是(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中吕布,马中赤菟!”张楠看着那匹脾气有点爆的红色骏马道,“今天就骑你了!”

    说着从一旁的驯马师那接过几根洗干净后再晾干的胡萝卜,秉承着“吃人嘴短”的一贯理念,这就喂给这匹长得像赤菟的家伙。

    结果…

    坑!

    照理该老虎一般的赤菟一见着胡萝卜,立刻变成了红色的兔子,大脑袋凑上来那个吃得那个欢,丝毫没有对陌生人该有的防备与骄傲。

    骏马吃得欢,张楠“呵呵”笑了笑:这马样子是神骏,可终究是马场里长大的家伙,永远不可能成为赤菟!

    喂了几根胡萝卜,张楠对着眼前的骏马道:“好吧,懒得给你改名了,以后你还是叫赤兔,不过是兔子的兔。”

    说着一看边上那匹同样眼馋胡萝卜的乌骓,也塞了这家伙一根胡萝卜,无奈道:“还是给你换个名,别叫乌骓,免得倒了人家西楚霸王的名头,就叫乌云踏雪,能忽悠人…”

    还好,张楠没兴趣给最边上那匹“梅里库什”改名,不然很有可能会为了顺口,直接把这倒霉催的叫金毛,他可真干得出来!

    要不是“乌骓”四蹄雪白,张楠都想叫它黑炭,简单霸气又好记。

    用胡萝卜买通坐骑,每一匹都给喂了点之后,这“乌云踏雪”同“梅里库什”被驯马师牵走,张楠与查理兹-塞隆各自跨上骏马。

    查莉是名媛,但她骑马从来不学那帮子腐朽的欧洲老贵族、王室玩什么女子骑侧鞍:哥哥说那样容易腰肌劳损。

    安德烈等人骑上另一边几匹上着军用马具的骏马,看着也很神骏,比自个这边的阿哈尔捷金马都还要高大上一圈,属于不同品种。

    张楠问了句:“这些是什么马,看着很不错。”

    安德烈一听,自豪道:“老板,这是最好的布琼尼战马!”

    这处马场里不单单有珍贵的阿哈尔捷金马种群,这驯马的过程中有些时候驯马师还得有自己的骑乘马,这时候就不能用其它的阿哈尔捷金马。

    太宝贵了,不能随意当役用马骑乘。

    怎么办?

    再养些最好的役用骑乘马,正巧,苏联有顶级战马——以元帅之名,大名鼎鼎的布琼尼战马!

    阿哈尔捷金马优秀,但它很难在保证血统纯净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繁殖,而苏联最流行的布琼尼马就可以。

    从1921年开始,在后来被称为骑兵元帅的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的领导下,在位于苏联罗斯托夫州的布琼尼种马场和第一骑兵军种马场,用英国的纯血马和顿河马、少部分的黑海马杂交,卒最终育成了布琼尼马这种优秀的战马马种。

    卫国战争时期布琼尼战马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承受了超乎想象的巨大损失,到如今,几乎所有从苏军中出来,爱马、会骑马的人都喜欢这种优秀的战马。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布琼尼战马其实到了1948年才正式通过验收、定名,而其实在此之前,红军战士们早就把它叫做布琼尼战马。

    因为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军马培育,所以这个马种具有勇敢、激情的特点,还善解人意。

    优秀的军马就像训练有素的战士,在经历极其消耗体力,每天上百公里、连续几天的行军之后,布琼尼战马都还能保存足够的进攻实力,用袭步冲锋5至6公里!

    卫国战争期间,苏联骑兵部队在缺乏营养和几乎没有休息的情况下,常常出现4、5天内行进600公里的远距离行军,这还是在驮载较重负荷的情况下。

    布琼尼马恢复体力的能力极强,能符合最严格的军马要求,是苏联时代最高水平的军马!

    二战之后苏联组织过多次长距离的耐力赛,像在1946 年,在40c的炎热天气下进行200 公里长距离耐力赛。

    几十匹布琼尼战马在完成长距离耐力赛的收尾阶段还进行“袭步冲锋测验”——袭步,就是竞赛跑步、行进速度最快的步法,说白了就是玩了命的快速冲锋!

    布琼尼战马连这样的严酷条件都能顶得住,冲锋结束后居然都还状态挺好,好到超出一帮兽医专家的最高期望值!

    1950年在一次24小时的长途赛马中,有一匹布琼尼战马在19小时的骑乘中,居然跑出了309 公里!

    如今除了极少数边远地区和仪仗队之外,已经很少用到战马,还好布琼尼马在和平时期也不是一无是处,因为它还是非常好的越野障碍赛等马术运动中,成绩也很不错。

    策马驰骋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