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份上,还不如给自己一枪来得舒服。”
张楠当然只是说说而已,自个孩子可不少,钱更不少,挂墙上之前估计会是一群最好、最昂贵的医护人员围着自己转,顺便门口荷枪实弹的保镖围绕,大律师团时刻等待召唤。
说到这,张楠脑子飘到上辈子那会,那时候的养老院里多少可怜人,想想都自惭:最惨的是一些康复医院,别说想给自己一枪没枪,有些老人连拿枪的力气和意识都没了,就成了孤零零一个会喘气的等死活物。
到这,张楠忽然很无厘头的对身边的随从,还有外甥道:“记着一件事,别老逼着孩子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名校什么、不会读书不是搬砖就是当保安什么的。
要这么想,咱公司里当安保人员薪水其实挺不错的,不比坐办公室的差。
这太会读书,除了少数年轻人,这学习成绩越好、学历越高,孩子将来离家也越远!
咱们在纽约生活还算好,名校多,就业机会也多。
要是在小城市和小地方,书读得太好,孩子们一年到头都回不了一次家,在咱们还能动弹的时候还好,等动不了躺养老院的那会就没后悔药吃了。
到时候别忘了枕头底下放把枪,撑不住、感觉太惨的时候还能自己解决一下…”
一番高论,没人说没道理,因为这真有的有道理!
美国的年轻人习惯很早独-立生活,但美国来的保镖随从们通过张楠的话,也能想象出父母真的在老的动不了后在养老院的生存状态。
凄惨、悲凉,不少伙计这会就想回去后多花时间陪陪父母,将来要尽量陪着家中老人,或者将老人接到身边。
安德烈等俄罗斯伙计倒是比较有一家老小住一块的习惯,但也是一样的感觉,想着要多陪陪家人。
至于金文博、林明等人就更不用说了,虽说基本上是家中兄弟姊妹多,还是要多回去几趟,将来或许还会落叶归根。
一群人都被感染了,就个年轻、还不怎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