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 热闹的古玩夜市(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看不上人家的东西,说人家货次可不地道。

    “你以为下午买的是东西是地摊货?好矿、好原石这会都在国营厂子手里控制着,个体户也就吃点零碎。”

    这边一说完,张楠操着口普通话,对眼前这个30余岁的摊主道:“老板,有没有老玉器?”

    摊主早就注意到这两个操着口南方方言的大个子,感觉是两只肥羊。

    “有,当然有!”

    说这从摊位下面的一个包里取出个小纸包。

    “战国的玉斧,礼器,绝对少见!”

    说得还挺自豪。

    这是个连柄有个十几公分长的白色小玉斧,灯光下还带着点土沁,玉质似乎是因为在土里埋得时间太长,稍嫌干涩。

    不过张楠没接,而是笑着摇头道:“老板,商代的东西咱买不起。”

    一听张楠这么一说,摊主脸色稍显尴尬的笑了笑。

    “老板讲究!”说着将玉斧收了起来,也没生气。

    讲究,那是因为张楠没开口就说他拿出来的东西不对。

    这哪是什么肥羊?行家!

    因为关兴权不懂张楠话里的潜台词,张楠主动用方言和他说:“这种款式的玉斧是仿制博物馆里的商代玉斧,造型上还加了点艺术创造。

    做好后用火烤热,一下子放进冷水里,看上去就干涩死白。再用黄土合着胶水一处理,就像刚挖出来的样子。”

    其实张楠看到那玉斧时还感觉挺亲切的,这玩样90年代那会是批量生产,各种大小都有、造型别致,他见过多次,没想到这会就有了。

    “老板,江南人?”

    买卖不成,这摊主也不以为意,反而来套套近乎。

    “嗯,江南人。”说着递了根烟给对方。

    摊主接过香烟,“两位是要老玉器,还是?”

    这是套话了:这样的行家来夜市地摊,显然不是来买新玉器的。

    “都看看。”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