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六章 匪夷所思的古董(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下的西洋古玩吗?”

    “还有些,不过那间小库房我都有10多年都没进去过了,记不清楚具体还有什么东西。”

    库房里有什么东西,农馆长大体上都记在脑子里。

    农馆长50年代从苏联学成归国,因为人才难得、全国都没几个,没几年就当上了展览馆的馆长,年轻有为。

    特殊时期虽然也吃过点苦头,但还是给抗住了,这馆长一当就是30年!

    甬城作为华夏最早被迫开埠的几个通商口岸之一,西方文化、建筑进入的非常早,在清代时就非常多!

    破四旧那会,整个甬城的某些西式建筑也一样被扫荡,至于里边的东西?

    全进了库房!

    什么叫“某些建筑”?嘿嘿,不好说,意会明白就好。

    堆着也不是个事呀?那玩样那时候又没用,哪有展览馆里放那些玩样的?

    那就卖吧!

    一套全新的西洋瓷器5块钱,一个直径40多公分的西洋粉彩大汤盘2块钱,至于勺子、不成套的盘碗什么的,几分、几毛一个不等…摆开了在单位院子里开卖。

    路过的行人看到都能买。

    当然,银子做的一些东西是不卖给个人的,那要上交银行,贵金属嘛。

    使用痕迹明显、没人要的最后都堆库房了,而那些新的、能够日常用到的瓷器日用品什么的,基本上卖了个七七八八。

    这个“新”只是代表器物使用痕迹不明显,不是“年纪”的意思。

    要知道,当那些东西被运到华夏时,很多其实就是有年头的老玩样。

    那些被私人买回去的盘盘碗碗,比供销社里卖的瓷器要稍微便宜一些——可不是买回家收藏,那可真是用来盛菜、吃饭的,不然谁要?!

    张楠就在90年代见过这么一户人家:请客吃饭,装一只炖鸡的大汤盘就是件西洋瓷器,非常精致。

    结果都不好意思下筷子!

    研究老半天,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