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七十八章 200头猪钱(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派遣了大批技术人员以及工人和医务人员,基本上是无偿的或是优惠的,并不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

    前些年改革开放后,真正意义上以赚钱为目的的劳务输出才得以兴起,但真正大规模发展,那还得在90年代以后。

    而这次不一样,不仅仅是私人公司聘请,傻子都明白是要招一帮子拿枪的人。

    “大哥,要是上头有人问,你就说招保安。咱们这里是传达室大伯看大门,美国人那就习惯当过兵的,还配枪。

    美国不禁止老百姓拥有制式枪械,阿楠在美国的家里兼职就是个军火库,在美国,像我这种部队退伍的人,在很多地方机枪都可以随便买。

    而且不光是美国人能买,有绿卡的也行,没绿卡在那工作三个月以上的也行。

    要是什么都没有,去有些州,超市里货架上就能买到长枪,就和我们在新华书店买支气枪一样,还挺便宜。

    所以保安都要受过训练,当过兵的最好,就算个小毛贼都可能藏着把手枪,咱总不能拿电棍去对付吧?

    而且大哥,就算是是给美军服务的安全承包商在美国也很正常,只要是替军队承担任何工作或供应物资的私营企业都叫军事承包商,和雇佣兵有很大区别。

    比如给军队修建食堂的建筑公司、供应食物的食品公司,为军方供应武器弹药的军工企业这些都算军事承包商,连个泥瓦匠、厨子也顶个军事承包商的名头,其实手里拿的是砖刀、菜刀加铁锅,和我们概念里的‘军事’完全两码事。

    不过说实话,那些美国人的军事承包商不光会在后方承包军方的后勤业务,在战争时期也会跟着军队跑到打仗的地方做业务。

    当然身份还是平民,要理解也很简单。大哥,咱们的陈老总不是说过:‘淮海战役是东山老乡用独轮车推出来的。’,这在西方社会很常见。

    而且大哥,我们现在不会、也没那个实力去和美国佬的老牌子安全承包商抢军队的业务,再说就算我们想要赚那个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