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八十四章 出发(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够!

    天天睡大觉!

    驯鹿肉排陪西蓝花、各种煎鱼配西蓝花反正都有西蓝花。

    最早吃完的保罗和扎克两个去了附近的皇家骑警加拿大武器管理中心,又去填了2份枪牌。

    半个小时搞定,之前当地部门早就协调好的。

    填写抢牌登记还要个地址,好在戴维斯早就租了处办公室,作为矿山伊始第一个办公场所,也算到这来的最早几批人员的“落户地址”。

    不用每个人都办枪牌,大部分都得留着,因为枪牌对一个人能够购买的枪支数量没有限制。

    等到了蛮荒区域,几十万平方公里内就找不到个警察来管枪到底在谁手上用;同样的,报警也没地方报去,碰到危险都得靠自己和手中的枪!

    一出“皇家骑警”的大门,斜对面就有个极小的店面——是门小,就如同某户人家的小木门,不过墙上写着大大的招牌:枪械店。

    一群人涌进去,和美国那边常见的枪械店类似,如同小超市一般摆放:各类枪械在四周,中间几个架子上放着各式子弹。

    挑吧。

    三位工程师算是开了眼界了:这枪还能这么卖!

    而汤继超还发现这里很奇怪的一点:中间一个架子上不仅仅有盒装的成品子弹,还有各种塑料袋装的弹头。

    不是霰弹枪子弹的铅弹,就是步枪弹的弹头。

    好奇的拿起一袋看了看,边上的陈浩看到,知道他在奇怪什么,道:“有些加拿大和美国人喜欢自己手工复装子弹,这里有火冒、发射药和弹头卖,弹壳就是自己用过捡回来的那些。”

    汤继超把弹头放回去,说了句:“还真省钱。”

    好吧,华夏军人在出国前完全没接触过“西方式的复装弹”这个概念,只会去想到八路军的土兵工厂的复装子弹。

    这让陈浩不得不解释了一下:这压根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只要手艺还行,复装弹的精度要比批量制造的子弹高。

    这个情况陈浩也是从托马斯几个人那知道的。

    这家枪械店里没大家喜欢的56半,几个保镖不约而同选了比利时的fal,这玩意威力大,精度也很不错。

    张楠没枪牌,不过店员强力推荐刚刚到货的最新型意大利“法兰基”w-12式战术霰弹枪,8发半自动的威猛玩意,近距离用来防身、狩猎简直比全自动的突击步枪还猛!

    “够贵!”

    一看标价,连张楠都得喊贵!

    店员不傻,看得出这是帮有钱人:这里一支民用型700才550美元,而这支最新型霰弹枪要1250美元!

    至于在美国,一支56半也就一百多美元,更是白菜价。

    不需要兑换加元,美元在这里通用,因为冬季很多来这里玩的就是美国人多。

    付钱,就当买个新鲜,要了。

    一共选了5支长枪,看到项章生他们还在看新鲜,张楠好心问:“怎么,不挑两样?”

    项章生笑着回答:“太贵!”

    好吧,就算是张楠出钱,这几位的价格观念还停留在华夏国内的价格标准上,这几天真是感觉什么都贵死人!

    工程师们能省则省,这边一算一共14个人,有9杆长枪也足够了。

    张楠带着几个人回酒店休息,不过戴维斯带着另外几个人还得忙会:去水上飞机码头。

    之前已经联系了两架水上飞机,这会就要把这趟要带的装备都先装机,免得明天浪费时间。

    当晚根本没有看到任何北极光,算是运气很不好:在黄刀市,一年至少有240天能看到极光,夏季也一样。

    不过不在乎这些,接下去会有几天会在更靠北的蛮荒地带度过,有的是机会。

    相对于极光,张楠更喜欢会折射极光的钻石!

    第二天一早,才6点多,吃了点厨房里加热的早餐后,一群人抵达不远处的水上飞机机场。

    说是个机场,其实更像个码头。

    两架各有两个大浮筒的水上飞机就停在栈桥边的湖面上,一眼看过去有个大约20米长。

    “什么型号的?”

    问边上的戴维斯。

    “老板,是dhc-6双水獭型,最经典的中轻型水上飞机,非常适合极地航线。”

    戴维斯说着,指了下近处的那架道:“这架是客运300型,可以搭载19名乘客,另一架是货运型号。

    这种飞机满载航程大约1300公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