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九十一章 骗棒槌的宝贝(第2/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了。

    在新世纪安南银条是华夏邻国钱币收藏中的一个大宗,与朝鲜、小鬼子、琉球银锭一样,安南钱币形制上也受华夏汉文化“地广方圆”观念影响。

    安南银锭的雏形以华夏唐代船型银锭为主,敦睦大气,形制厚重,样子一直不错。

    这会张楠就拿了两根箱子里的银锭出来,十两标记,也就是现在的380克左右。

    标准的安南官造银条,银锭有气孔,里边有金黄色的多彩宝光。

    这玩意本身应该是雪白的,由于在使用中受人触摸、空气氧化,加上在这隧道库房里又放了几十年,银条外表生成了一层给人感觉清爽的青色氧化包浆。

    “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这些银锭成色应该有个九成五以上。”

    一说完,张楠就把银锭直接给丢回箱子,完全没有一点以前爱护古代货币的习惯。

    这就让关兴权和项伟荣有点奇怪了:张楠之前可从来不会这样对待“老银”,连那些最普通的外国银元也不会这样随便扔。

    关兴权奇怪道:“都九成五了还没用?”

    张楠笑笑,道:“就是个银子价,要大批量出手还不如工业银锭好处理,这些都要重新回炉,麻烦死。”

    好吧,这些怎么着也能算是古董了,要是全部回炉后当工业银出售,保镖们真是觉得有点可惜,连闹明白情况的菲利普和昆卡都有些难以理解老板的想法。

    张楠一看大伙这表情,道:“太多了,实在太多了!

    这类银条在法国人抵达越南前就大量铸造,在法国殖民时期也造,清末、民国时期的越南、华夏西南地区一带广泛流通,存世量非常大。

    当时高成色的银条具有先天的国际货币功能,不过银锭的成色需要经过公估议定,两边交易的银锭之上会习惯打上戳记。

    而且清末民初的商号、商家,往往会将自己经手的银两熔铸标记商号、年号、吉语。

    不过这个习惯有时候很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