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九十一章 骗棒槌的宝贝(第4/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棒槌总是有,就看你找不找的到。

    第二次记忆犹新的是自己那间合股的打金店里碰到的:合伙人一朋友去滇省办事,结果带回来二十几公斤的安南老银条。

    一两、五两、十两的都有,原本想着能狠狠捞一笔,因为就是按照比银子价格贵点的批发价搞来的,还以为捡了大便宜。

    结果一回来就到处碰壁,好不容易出手了几条,还被人拉着要退货:买家不是行里人,可不管你走眼吃亏肚里咽的规矩。

    当时国际银价七八块一克,十多万就这么压在手里出不去!

    二十几公斤,就是一批看着值钱,实际上是难出手、吃不得的废物!

    亏血本卖可不算。

    找上张楠的合伙人,看看有没有办法。

    最后,一批分给剡县各打金店融化后做成了老银质地的手镯出售,还有一部分由张楠帮忙,到处帮他找路子推销,你一根我两条的抛售,总算让那人差不多捞回了本钱。

    “这玩意也就能打个老银质地的镯子,其它还真是没用。”

    这边项伟荣倒是想得通,道:“老银好,光泽好。”

    “这倒是实话,现在的新银就算纯度再高,那也是萃取银,以前的都是冶炼银,这光泽就是不一样。”

    老银纯度比不过新银,但老银质地的银制品有一种特殊的金属光泽,是新银制品无论如何也没有的。

    到这,库房里也大概清点得七七八八:还准备了个磅秤,从厨房那搬来的。

    几个箱子一平均,乘以这里大概的箱数,不是特别多,百来吨。

    这边托马斯问:“老板,这些都要重新回炉?”

    有点可惜的表情。

    “怎么,舍不得?”

    托马斯笑笑,道:“总感觉这东西是古董,我家里就有条差不多的,从越南带回来的纪念品。

    有朋友问我买过,价格是银价的好几倍,我觉得可以让一些老伙计在美国一些跳蚤市场里抛售

-->>(第4/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