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要泥料不脱落、盘底又不能渗漏,太难了!
铸造技艺高超,非常高超!”
可问题又出来了:真的是底轴连在小动物上,嵌入盘里吗?
如果底轴是嵌入盘中,那底轴和盘之间必然有间隙,盘中之水会流入底盘的夹层中,很难流出。
底轴嵌入盘中,那底盘中必有夹层;要做夹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两个面焊接了,但是张楠翻来覆去看来半天,根本就没有发现这盘子上头有任何焊接痕迹。
所以呢,怪哉!
好吧,这华夏先民的很多传奇技艺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包括这种“应该存在铜盘上的焊接技术”。
张楠上辈子见过的那个朋友拥有的战国早期楚国青铜豆上其实就有类似问题:从上部碗口的内壁看有一大片后补的焊接痕迹,青铜融化的波纹型痕迹足足有个五六十平方厘米,有可能是第一次铸造时模具出现了问题。
但因为通体螭龙文的模具制作不易,工匠们没有彻底返工,而是将有缺陷的那一部分给修补了一下了事。
但从外侧看,压根儿就没有一丝一毫的后补痕迹!
螭龙文图案无比流畅,也没有任何打磨的痕迹,让人实在想不通当初的工匠是如何操作的!
没多久金文博就回来了,货款已经交给那个陈方,这边马老板的店里还有些货色,但不是价格高就是对张楠而言没多大意思。
清代后期的官窑瓷有个几十件,但也不是什么精品;广瓷更多,也就看个热闹:这类磁器,自从自个抄了几回沪上的文物商店和京城琉璃厂之后,张楠已经提不起什么兴趣。
从私人收藏清代官窑磁器精品的数量上来说,自个这会就已经是妥妥的世界第一!
更不用说还有个翁叶铭这会就霸占着潘家园,顺便盯着琉璃厂和整个京城的古玩圈子,虽然一定程度上抬高了那里的精品古玩价格,但却能一直源源不断的为自己扩充着已经很夸张的藏品宝库。
如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