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号的。
在这博茨瓦纳一个人的财富同饲养的牛数是成正比的,牛越多就显得越富有,其社会地位就越高。
塔托他们也有牛,这的人喜欢将自己的财富以牛的形式“储存”起来——手中有了钱,往往不会存银行,而是积攒起来买牛。
缺钱了怎么办?
简单,卖几头牛就行了。
上至部落大酋长、军政高官,下至平民百姓,少者拥有几头、十几头牛,多者数百头乃至上千头牛。
商行老板、大企业主和那些高级官员拥有数千头牛,在博茨瓦纳并不是一件令人奇怪的事情,塔托就有300多头牛,连办事员莫拉雷都养了100多头牛。
住在城市的人基本都在老家农村或者工作地附近就有农场,平时在城市工作,由亲属或雇人看管农场的牛。
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像塔托这样的人就会开车去农场,享受田园生活。等到返城时,常常会带回满满一车农产品,自产自销、自给自足。
在城乡结合部周围通常会有很多未开发的土地,长满杂草灌木,养牛的人索性就因地制宜、就地放牧。
甚至在城市里,有时也会看到三五成群的牛徘徊在路中央——就在丽晶酒店附近就有牛,谁让这里属于郊区。
这牛还是放养,看多了倒也习惯,没闻到异味就行。
第二天由布朗处理了象牙同犀牛角的运输手续,第三天就乘坐飞机前往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
一座常年凉爽如春,四季宜人的欧洲式现代化城市,环境优美,但谁能想到,这里会在2011年被评为全球最不适合居住的城市。
至于原因嘛,就是津巴布韦政府自己把自己给玩死了而已。通货膨胀惊人,货币贬值到用集合数字才能计算的程度。
这趟一下飞机,连机场都不出,直接换了两架小型客机前往东部300公里之外的乌姆塔利,紧挨着莫桑比克边境。
张楠在津巴布韦买下的土地就在乌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