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难受的。
至少在公元前2000年之前,这库什文明已初具雏形,不然也没力量和古埃及大战上千年。
而整个库什文明大致可以划为三个阶段: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760年间的“凯尔迈阶段”、公元前760年至公元前530年间的“纳帕塔阶段”、公元前530年至公元前350年间的“麦罗埃阶段”。
这会法兰西玫瑰在问教授,刚才是怎么区分这座墓葬的大体时间的问题,威廉道:“这里使用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而在库什王国麦罗埃王朝阶段,库什人已经开始使用了一种他们自己创造的文字,叫麦罗埃文。
那是一套参照埃及圣书体和民书体设计的拼音字母,可能用来拼写麦罗埃王朝时期的麦罗埃语,也有可能会用来拼写努比亚王国的努比亚语。
就在这一片区域,中后期的金字塔里出现的文物上基本出现的就是麦罗埃文字,只要早期的才是象形文字。
麦罗埃文是1909年才被人识别,很可惜,其语言本身至今及几乎没有就没被解读过。”
听到这,阿佳妮有点不明白,问威廉:“你不是说已经识别了?”
张楠接过了话题,免得让个外行而让教授尴尬,“丽莎,这识别就是区分这是一种文字的概念,并不是全认识的意思。
消失在历史里的文字太多了,有些虽然被现代人破译,但就像如今的象形文字,后来者破译了它的意思,也弄出了一套读音,可几千年前谁知道他们是怎么读这些字的?
有音标也没用,千年前没录音机的…”
以前的文字怎么读?
这问题阿佳妮可真没想过,这会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达芬奇画了鸡蛋,就算是古埃及人看到也知道这是个鸡蛋,但有可能把它读成西瓜,也可能叫它芹菜,甚至把它叫成石头也不一定,但它其实就是各鸡蛋。”
张楠一听,笑着道:“对,就这意思,就像鲶鱼一样,各国、各地的叫法天差地别,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