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二十二章 特殊的手枪(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警同志们称为“小砸炮”。

    拿上两支枪,走到酒店花园里试试枪。

    反正枪声相对小,酒店又是花园式的独-立环境,开上几枪不会有佛得角警察跑来唧唧歪歪。

    可惜就7发子弹,拿了个大西葫芦当靶子,项伟荣拿“红宝书”里这支,弹匣里压了三发。张楠用花里胡哨的礼品枪,压上剩下的四发子弹。

    25米距离张楠打出四发,只有一发擦破了点西葫芦的皮。

    等到项伟荣拿枪射击,第一发就把西葫芦的上半截给爆了!

    他当兵时常用54式,但其它列如59式、67式微声手枪,甚至52式公安手枪都用过。虽然复员时这64式手枪都还没批产生产,但前些年武装部训练,公安局那边新发下来的64式也得贡献出来大伙熟悉熟悉。

    这枪没少打,也算熟悉。这枪体积较小,手掌较大的射手在使用时会需要把小指蜷曲在弹匣底部,如果换成阿廖沙这样的人来,甚至会要翘起“兰花指”来射击。

    而且64式枪底把设计上还有另一个问题:虎口上方的延伸部分过短,在射击时,需特别注意手的握持角度,特别是手比较大的人。

    张楠手比较大,这会就感觉这枪有点偏小,但这些对项伟荣而言完全不是问题:他手的尺寸中等,除了一些握把实在变态的怪物枪,其它大大小小的手枪都能玩得转。

    比枪法张楠在姐夫面前也不用自卑,术业有专攻,能随便玩玩就行。

    不过有个问题来了:项伟荣接下去两枪把留下的半截西葫芦也给爆没了,同时没了的还有子弹!

    张楠说了句:“这种子弹美国都买不到,得从华夏买。”

    项伟荣道:“这倒不用专门出口,我去打个电话,剡县公安局和武装部那就能给你留了千八百发的,多。”

    “运出来麻烦。”

    “进口一样麻烦。”

    是麻烦,现在是1989年!

    从华夏进口子弹?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