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九十七章 30块到1.41亿(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就一批量制造吃饭的家伙,何必呢!”

    30块?

    人民币?美元?

    对于亨利的疑问,张楠又道:“是银元,那时候华夏用银元。有本叫《古玩谈旧闻》的书里里记述了这么一件事:华夏民国初年京城琉璃厂有一家叫赏奇斋古玩铺子,是清王朝醇王府出钱办的买卖,好东西多。

    成化的青花碗在他们店里不算什么好的玩意,后来民国了优待清皇室,买卖照做,店里有一摞成化时候的碗在货架都上放了二三十年,居然没人去动过一次。

    1931年夏的一天,有个同行,雅文斋古玩铺的副经理到赏奇斋串门,见这摞成化青花碗放了这么多年还没有卖出去,就问赏奇斋的老板:你这摞碗,我给你代卖一对,要多少钱?

    这老板告诉他:一对儿你给我60块银元,你卖多卖少我不管,赚多赚少都是你的。

    信得过的同行,也不用押金、先付款什么的,拿走先,卖了再算账。

    这个副经理就从货架上把这摞青花宫盌拿了下来,一看,八个碗,有三个是坏的,其中两个有裂纹,还有一个口上有缺陷,最后选了一对好的拿回了雅文斋。

    最后那对没瑕疵的成化青花宫盌卖给了个英国古董贩子,100块银元成交。

    至于剩下的那几个有点小问题的,赏奇斋后来大概加起来卖了两三百块银元,其中有一个过了两道手后,在30年代后期到了美国,那时候就卖了1万多美元。

    今天我是捡漏了,还是个大漏!

    有句话说能有资格被人捡漏的也是有气运的,看来以后有机会还得去照顾照顾那个黑哥们的生意。”

    坏呀!良心大大滴坏!

    至于“黑哥们”,美国种族歧视严重,但这里所有人都知道:老板说这个汉语的“黑哥们”可没一点歧视的意思,算是种亲近。

    50多年前一万多美元,那现在不算古董收藏价值上的升值变化,只算货币本身变化能值多少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