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十六章 沉船(第6/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托马斯介绍了一下船上的人,很多张楠见过,也有不少生面孔,但都是自己公司的人。

    这次海中捞宝可以正大光明的干,这里距离勿里洞岛不远,是印尼领海,至少印尼猴子是这么认为的。

    但寻宝队有花了一万美元从印尼政府那买来的搜寻挖掘许可,所以可以光明正大的干。

    那些生面孔基本上都是原本美国海军的潜水员,华夏的专业潜水伙计只有一位:这样的人才,在华夏一般都去各种港务局和船厂企业了。

    一上货船,随便给员工们说了几句,然后就是……

    祭祀!

    是的,祭祀!

    香纸蜡烛都是一麻袋一麻袋,桌子上一个熟猪头、一只熟鹅、一刀熟猪肉,还有九大腕菜,大米饭和黄酒还是货真价实华夏产的。

    不信上帝的伙计们,包括张楠在内,人手三根点燃的香火。

    “下边的是泰兴号,一艘有50多米长,宽15米,载重1000多吨的巨型华夏帆船,当时船上至少有2000人。

    1822年1月,清道光二年,“泰兴号”从厦-门港出发,驶往爪哇。

    半路上为了逃避海盗的抢掠,突然改变原来的航行线路。

    不幸的是,当船驶到苏门答腊和爪哇岛之间的海面上,就是这里,船体触礁,在一个小时之内迅速沉没。

    当时同行的还有另外一艘小型的帆船,小帆船立即上前营救,但是仅仅救出了船上的18名乘客。

    两天后,一艘由前海军上尉詹姆斯珍珠率领的满载鸦片的英国货轮“印第安那号”,从印度去波特维亚途中,驶达“泰兴号”遇难的海域。

    很可笑,但也很英勇,贩卖鸦片的船长和其他船员冒着生命危险,又救出了180名在海上漂流的幸存者……”

    1999年5月,英国海难打捞专家迈克哈彻率领打捞队伍和“不平静号”打捞船,在贝尔威得暗礁附近的海域勘探一条16世纪沉没的中国货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