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八十三章 要人命的箱子!(第2/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因为她听说英国那边用的是英国钱,这些带去的银锭、银元到了英国要是不能当钱用,那大小姐可能会被夫家瞧不起。

    结果麦琪土司说了句很牛叉的话:“银子,到哪都是钱!”

    03年初上映的电视剧,张楠之前旅游的时候去过这部电视剧的主要拍摄地、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所以片子基本上从头到尾看了个通透。

    留下的印象不多,就是里头有个傻子二少爷、漂漂亮亮的范爷,还有老土司那句牛-逼哄哄的话!

    玩古董的人嘛,对麦琪土司的观点举双手赞成!

    伊尔汗国喜欢用金、银币,元朝用纸币和铜钱,也有银元宝和束腰金锭。

    “银元宝”这叫法还是从元代开始的,大概是“大元之宝”的意思,至于银钱,基本上是赏赐礼钱、样钱、供养钱一类的性质,一般并不做流通。

    但如果为了某种目的,元朝政府铸造一批银钱也是很简单的事情。

    五十两一锭的银锭有12个,还有2个10两的金锭,全部都是元朝常见的“束腰锭”。

    海水里泡着,银锭表面的氧化层厚度比那枚百户铜印还要厚得多,都不大看得清楚银锭上头到底刻着什么字。

    对此,陈江华让张楠放心:“等到了美国,我帮你弄点清洗液,很方便就能还原,上头的字会看清楚,还能稍微留下点原始氧化层。”

    搞这个,博物馆出来的人是行家,还各有秘方,一般用上点常见的化学药剂就能搞定。

    不过就算氧化层厚,通过外型和重量就能判定这12枚银锭都是官银,极有可能还是税银。

    元朝开始使用了银本位,各地上交中央的税收基本上都是用这类银锭递交,之前在华夏国内发现的也不少。

    至于两锭金锭,上头就敲了个“王”字,按照张楠的判断可能就是个作坊的标记,连制作者的名字都没,不大会是官府的东西。

    至于那两箱子的银钱,因为箱子基本腐朽,所以都已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