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零二章 文物的不同之处(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死了,不管活着的时候那些画看不看得懂、水平到底如何、是否有名气,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人已经死了,再不会有新画出来。

    找几个有操作空间、话题性强的,炒吧!

    不是一个人炒,而是一群人炒。互相不认识、没联系无所谓也没关系,只要共同的目标是金钱就行了,各显神通、殊途同归嘛。

    一年不够就十年,十年炒不完再加一代人,反正代代炒这玩意的人都有得赚,谁说它不好,那就是同整个艺术收藏品圈子为敌!

    利益在呢,谁出反对意见…喷死你!

    这些是经济、研究价值皆有,能炒,却也有很难炒,甚至最好别想着用金钱去衡量,不然别人分分钟喷死你不说,还会是自找麻烦!

    比如在美国,就没人会去惦记那张存放在惰性气体展柜内的《独-立宣言》,谁惦记谁傻蛋!

    不是说它不值钱、不会卖,而是因为它背后的含义。

    那东西甚至就不是该私人拥有的。

    这会王家兄弟把这面能归于“中国文物”的青铜镜送给张楠,其实也是抱着类似的想法。

    张楠说它“可能比越王不光剑还要珍贵”,这点没说错:不光在位36年,作为个铸剑大国、强国的君主,他的剑不少,至今发现的就至少有七柄。

    越国王剑,比不了“中国文物”,不光数量太少,还有背后的意义。

    “青盖作镜四夷服,多贺中国人民富,云雨时节五谷熟!”

    这么一段铭文,华夏人真心喜欢,和它比,你个不光剑算个毛!

    要是王家兄弟拥有这面镜子,现实问题不说,玄学上的事就得掂量掂量,这就像当初张楠、项伟荣和关兴权主动捐了弘历的鎏金牌位一个道理。

    不捐难道扔?自个扛不住!

    掂量掂量自个的肩膀有多宽、吃不吃得消承受先。

    张楠是个第六感比较强的人,上辈子参观定陵,在地宫内就感觉非常不舒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