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六十八章 黄金列车!(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条铁路的人更加没有,那边全是二战后的移民,原本世代住在那边的德意志人在二战后全部被强行驱赶到了德国。

    后来者,压根不会知道一战前这条隧道的事。

    看了半天,项伟荣说了句:“这坡度够大。”

    张楠点点头。

    按照山势地形,下边的隧道连通的铁路在德国这边当初应该连接着3公里之外克林根塔尔,不大可能从其它方向上过来。

    火车能爬坡,不过因为车轮和钢轨都是钢铁,摩擦系数比较小,所以坡度不可能太大。

    就算老家没铁路,张楠两辈子加起来走南闯北的也知道铁路的坡度不大,按照华夏的标准一般干线的坡度不会超过千分之25,特别困难的路段基本上也不能超过千分之30。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项伟荣当兵的时候坐过宝成线上的列车,就听说秦岭段的坡度达到了千分之33,而据说华夏铁路最大坡度是在东北的一条支线上,那里有一段的坡度超过了千分之40!

    千分之10的意思就是每前进1000米海拔上升10米,这里距离克林根塔尔直线大约3公里不到点,山谷里看着也没打大圈圈的空间,这当初这一截的铁路长度3公路多点就到头了。

    3公里零点这海拔就估计上升了有个100米,坡度能有千分之30以上,够大。

    这会看清楚环境后再来看,克林根塔尔那边新的修国际铁路和隧道就可能是这边坡度太大、运输不便的造成的。

    而隧道倒是又变得有可能是二战尾声时炸的:山区挖隧道不容易,这里可能被当作了备用隧道,就像川藏线那边的二郎山隧道贯通后,山顶的老川藏线照样是在保养一个道理。

    但这样的研究不需要去多花力气,隧道内遗留的那列列车才是重点。

    等张楠两人回到通风口那,下边的消息来了。

    “有两列分开的列车,一共26节车厢,没有发现火车头,外围也没有发现诡雷。

    东边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