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甲壳狂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690 追踪(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叶涵赶到悬崖下面的时候,欧阳平等人已经爬到二十多米高的位置,一个战士挪到一处洞口处,突然指着石壁喊道:“参谋长,这儿有记号!”

    “什么记号?”

    “一个箭头,一个入字,还有一个刘字。”

    “报告位置!”

    一个挂在岩壁上的战士马上举起右手。

    叶涵手脚并用爬上岩壁,很快就爬到战士身边,看到了箭头和入字,还有那个潦草到了极点的刘字。

    再往洞里看,靠近洞口的地上堆着许多弹壳,稍远些的地方还有一些零散的弹壳一直向洞中延伸。

    叶涵迈步蹿入洞中:“以我为中心,全体集合!”

    “参谋长,有线索了?”毕敏诧异地问。

    “嗯,过来吧。”

    战士们很快就集中到叶涵身边,叶涵抱紧步枪,第一个走向洞穴深处:“出发!”

    毕敏紧走几步凑到叶涵身边,狐疑地问道:“参谋长,这不对呀!”

    “哪儿不对?”

    “我刚才看了,有弹壳有弹痕,但是虫子呢?虫子哪儿去了?”

    洞口处的战斗痕迹十分明显,洞里也留下了一路的弹壳,可战斗是两方面的事,怎么可能没有虫子的尸体?

    叶涵叶涵头也不回地说:“蚂蚁有收尸的习惯。”

    毕敏一惊:“狼虫是蚂蚁进化出来的?”这个猜测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一直没找着证据。

    “你不觉得狼虫和蚂蚁特别像吗?成群结队,住地洞,给同伴收尸……一样两样是巧合,这么多加在一起还是巧合?”

    毕敏犹豫了一下说道:“以前真没发现狼虫收尸。”

    “那是狼虫都让咱们打死了……不对,蚂蚁行动全靠气味,战场上全是硝烟味儿,你让虫子上哪儿收尸去……也有可能是虫子都死光了,没收尸的人手。”

    毕敏默默地点头,虽说仍然觉得叶涵的结论太主观太武断,但是仔细想想也不能说没道理。

    不过他很快就把这些念头甩到脑后,当兵的不是科学家,只需要知道敌人在什么地方,用不着知道狼虫的祖先到底是什么东西。

    然而走着走着,一个想法突然闯入毕敏的脑海——中华巨蚁、非洲巨蚁、南美巨蚁、北美白蚁,全球最严重的几处虫灾都能跟蚂蚁扯上关系。

    几年前的虫灾还是各种巨虫层出不穷,不同种类齐头并进的局面,如今那些单打独斗的巨虫已经很少见了,唯有巨蚁大肆发展,三大虫巢的主力都是蚁群。

    蚁族如今已是虫灾的绝对主力,已知的巨蚁品种里只有北美白蚁命运多舛,在美军的全力打压之下灭绝,其他几大巨蚁全都活得滋润无比。

    若是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将来是个什么局面?巨蚁席卷全球?

    不,不会,最起码中华巨蚁失控的可能性极小,虽然发展的不错,可要不是北都出于利益层面的考虑故意纵容,恐怕没等美洲白蚁出现,中华巨蚁就成了第一种被人类灭绝的巨蚁。

    换个角度想,国内的中华巨蚁种群,相当于整个国家的生物护盾,一旦巨虫全面爆发或者有别的什么情况,北都就可以像对付虫树那样大量培育中华巨蚁。

    以科技武器对付虫群是标准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以中华巨蚁对抗虫群却是以战养战……

    毕敏的思绪彻底飞散开,想了一堆有用没用,外加根本轮不到他操心的问题。

    部队仍在继续前进,行至一处岔路时,两个方向都发现了战斗遗留的弹壳,叶涵心中不妙的感觉越发清晰。

    刘斌手里只有那么几个人,不是情况危急绝对不可能分兵。

    叶涵不愿意把好不容易盼来的援军一分为二,可两个岔路都听不到枪声,弹壳数量倒有稍有不同,可在必须分兵的情况下,弹壳多不代表人也多,更有可能是为了引走狼虫而提高射击频率。

    分兵后果难料,若是集中兵力,放弃的不是一条岔路,而是岔路里的战士。

    叶涵犹豫再三,怎么都觉得分兵没有把握,最后咬了咬牙:“毕敏,我带人走左边,你带两个人守在这儿,等援军来了走右边!”

    “是!”毕敏下意识地答应,声音出口之后,才意识到叶涵说的是什么,不禁脸色一变,“参谋长,人是不是少了点?要是虫子来了,三个人也顶不住啊!”

    叶涵气不打一处来:“顶不住你不会跑?要不你带人走,我留下!”

    令行禁止是军队最大的特点,毕敏的话搁平时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