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科尔沁只能看那些汉人的大城眼热,而现在他们却能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镇,而在过去整个蒙古只有达延汉在板升筑城,科尔沁贵族虽然很筑城,但是始终不曾成功。
而且科尔沁全盛时期号称有二三十万骑,但是这些年的科尔沁却是军事上处处上受挫,不管是南面的建州女真还是西面的林丹汗或是邻近的喀尔喀部,都想在科尔沁身上大捞特捞。
而几次战争的结果,不管是莽古思、孔果尔还是奥巴,科尔沁在战场上的表现都可以不尽如人意来形容,在这种情况,柳鹏提出筑城的建议非常有诱惑力,只要有这么一座大城,战时科尔沁就可以依城坚守。
而且柳鹏的建议不仅有诱惑力,而且也有可行性,虽然科尔沁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但是科尔沁贵族却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定居下来,到时候这座科尔沁新城可以是科尔沁贵族的王府,至少能容纳上千甚至上万科尔沁部民,科尔沁的贵族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住进宫殿。
而定居在这座城内的汉人同样不会少,吴克善计算了一下,光是常驻城内的汉人商旅至少有好几百人,而汉人商旅之外还有海北镇的几百名驻军与他们带来的数百名家属。
海北镇还准备在这座新城开设一所学校和几处工坊,加上其它军用民用设施,只要这座新城一筑成,科尔沁的实力可以说是得到了质的飞跃,因此吴克善第一时间就答应下来了,但是接下去科尔沁内部就先起了争议。
之所以起了争议,自然是因为出于私心,而不是公心,这座科尔沁新城不管筑在哪里,附近的部落就能得到最大的好处,吴克善有吴克善的想法,而科尔沁使团的其它人也有自己的想法,结果就是各执一词,科尔沁使团内部始终不能达成共识。
除了这座新城除了已经定下来“通辽”的城名之外,其它具体细节只得以后再慢慢处理了。
听到折婉儿这么说,完颜若雪已经明白过来了:“那下一次我们一起见你侄儿的时候,听听他的意见,我们帮着他向夫君转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