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不是,所以临清州多少年没有这样的大案,上百条人命啊,而且更惨的是一听说郑家遭了难,那些过去与郑齐生称兄道弟的老朋友现在纷纷跳出来把人与财物扣下来,不还钱就别想走了,听说郑家的家眷都正在妓院里发卖!”
周杜达现在是真吸了一口冷气,这一回肯定是海北镇下手,不然怎么可能做下这样的惊天大案。
而且债主们的行动也太过古怪,一般情况下怎么也是要缓一缓才有还清债务的希望,也只有海北镇支持的缘故,他们才会毫无顾忌地把郑家的一切都分得干干净净,甚至把郑家的家眷都强行拿出去发卖。
如果平时出现这种情况,州县长官肯定会直接介入,但是既然对手可能是海北镇,而且还是这样的强硬手段,州县长官哪敢介入太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含糊过去再说。
恐怕海北镇后继还有斩草除根的行动,郑家在这场洗劫之中即使有少数幸存,最终的结局也会是十分悲惨,一想到这一点周杜达就立即说道:“我们得回去,赶紧回去,不能再往回走了!”
现在到临清去,那绝对是往火坑里跳,到时候不但救不了郑家的幸存者,反而可能把自己栽进去。
一想到这一点,周杜达已经下定了决心:“我们往回走,我们得先把这起灭门的情况弄清楚再说!”
这件灭门案已经成了整个运河上的一件传奇,周杜达没花多久时间就弄清这件事的大致细节。
海北镇与柳鹏向来是咬人的狗一声不叫,这些年他总是不动声色,然后在对方在最得意的时候突然给以致命一击,这一次也不例外。
柳鹏这些年一直在纵容临清郑家收容那些与海北镇斗争受挫的失败者与失意者,甚至在郑家与临清周围形成了一个实力不弱的小集团。
而这些人也抱有一种错觉,觉得只要躲在临清有临清郑家在保护他们,加上临清州还不是海北镇的地盘,海北镇永远不会出手对付他们,结果全山东的“忠义之士”倒在大半藏在临清,在郑府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