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恶意的想法,在丢掉江南之后,少年皇帝与内阁还有新任的大宗伯徐光启该怎么办!
对于崇祯皇帝,崇桢二年的徐州之乱完全打乱他的布置,原来他寄希望于袁崇焕,总以为五年复辽即使不能落实下去,但是至
少能把宁锦防线维持下去,到时候再慢慢对付柳鹏与海北镇这帮乱臣贼子。
虽然柳鹏与海北镇都是乱臣贼子,甚至连崇祯年号都不肯用,但是崇祯皇帝在这个问题上却尽量采取缓和,甚至没免去柳鹏这
个金州督抚的头衔,而是派使者与柳鹏讨价还价。
事实上双方的谈判进行很顺利,柳鹏提出的要求虽然很多,但是双方谈到最后还是达成了一致,柳鹏甚至表现了很大的诚意,
不但在很多核心利益做出让步,甚至准备在海盖战线进行一次全面攻势以缓和关宁军方面的压力。
但是问题却在大明内部,柳鹏所有条件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封王”!
没错,柳鹏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封王!
而且海北方面的使者很直接地表示以柳鹏这些年的功业绝对已经到了封王的时候,他现在还没有封王纯属朝廷封赏不公。
但是接下去内阁、司礼监、六部以及满朝文武为了这个问题已经吵翻天了,大家先是就该不该给柳鹏封王的问题争得你死我活
,甚至直接把满朝文武分裂了几个有着不同共识的集团。
虽然说众正盈朝,但是众正盈朝的结果大家根本在任何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而且大家很快变成了相互攻击甚至变成了人身攻
击,完全对人不对事,甚至翻起了历史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只能亲自出面力压众议,但是接下去又遇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该给柳鹏封一个字还是两字王。
这实际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技术问题,但是满朝文武简直打了鸡血一般在这个问题争个不停。
有的朝臣认为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