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顾道长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七章 中考(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贫道听二位公子病情古怪,心生好奇才答应来看一看,并未做任何承诺,更不是你们的打手。若真找到制香的人,不管他下没下手,贫道都去会上一会。至于你们的恩怨,还是由你们自行解决。”

    这话刺耳,却是实情。

    人家本来就没大包大揽,是你们巴巴的请人帮忙。李岩见气氛不对,忙道:“没错没错,您做您的,我们做我们的。”

    贺尊眯了下眼睛,也瞬间理清,点头应是。

    说到此处,那两位便起身告辞。

    于是乎,室内只剩老道一人,他看着那香炉,神情复杂,既惊喜、期待,又有些惶恐、紧张。

    南宗自张伯端算起,已有千余年的传承,但放到整个历史长河中,仅仅是一粒微尘。

    中国神话众多,数不胜数,而其中有一个规律:距现在的年代越远,神话中的威能越大;离的越近,越是稀疏平常。

    从上古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到后来的紫气东来、北冥有鱼,再到葛洪、左慈,直至王重阳和张三丰。可谓一路lowb,最初开天辟地令人神往,最后茅山小术养鬼捉奸。

    甚至到现代,什么徒手插电门、硬币入瓶胆,连耍把式卖艺的都特么叫大师了!

    咱们说,以前生产力低下,民智未开,所以崇尚自然和神秘力量。等社会发展,民智启蒙,很多事情都能用科学验证,自会趋于理性。

    这固然是一种说法,可在有神论者的眼中,上下数千年里,一定发生过许多未知的波澜壮阔。

    整个道教的体系,就是靠典籍和神话模糊相传。单以南宗来看,张伯端著《悟真篇》,白玉蟾著《无极图说》,这是有形有物的东西。同时也有一些奇闻,如伯端与一僧斗法,元神出窍同游扬州,约定折花为记。僧先到,但不能折花,伯端后至,却随手摘了一朵琼花。

    伯端道:我性命双修,金丹大道,可真神见形,这叫阳神。你只修命功,不修性功,速度虽快,但是没个卵用,你那叫阴神。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