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顾道长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家小户(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陈桥镇。

    此镇的特点有二:

    一是交通发达,南部黄河大堤东西贯境,东边又有黄河公路大桥。东有106国道,西有107国道,北可通京城,南可达湖广,本身也处在商都、汴梁、辛襄、楚丘四市的中心。

    二是地理特殊,紧邻黄河的滩涂地带。这片滩涂有一万多亩,动植物资源丰富,也有不少异化生物,但杀伤力较小,已被军队镇压。

    政府不知怎么想的,确认军队有能力保证安全后,竟然没有迁移居民,而是设立隔离带,将滩涂圈了起来。

    基于此两点,陈桥镇的位置相当重要,册子里着墨甚多。

    崔波粗略翻了翻,前面比较笼统,后面相对具体。

    比如市里要集中建设两类居住区:一个类似于宿舍,每间8-10人,专供单身狗和特殊人群居住,厕所和盥洗间公用。一个类似于筒子楼,按家庭分,一户一间,约十几平米,厕所公用,没有厨房。

    还有迁移群众的安置工作,市内的应急避难所,地下防空洞,甚至部队的简易营房全部启用。那边则加班加点的建造简易房,马上就要冬天,还要确保供暖。

    再有人员分配,会种地会饲养牲畜的,直接分到27个农业基地。会工业技术的,可到各大工厂等等。

    “……”

    崔波看完,靠着椅背半响不语。

    他高中文化,对部分举措不太理解,但大体方向是懂的。

    市里明显要增加农业人口,确保粮食和副食品稳定产出,同时确保工业稳定。而城市的闲散人等,通通引诱到工地搬砖,等房子盖好后,可优先分配。或优惠租赁。

    “唉……”

    他摇了摇头,突感茫然,发动车子一蹭一蹭的回到家中。

    刚进家门,等待多时的妻子忙问:“怎么样,有说法么?”

    “市领导出面了,我的钱先拿回来了。”

    “拿回来就好,拿回来就好!”

    妻子心里落下了一块大石,小门小户的,就那么点积蓄,真要打水漂得心疼死。她神色轻松,手脚快活的去准备晚饭。

    崔波却没什么心思,闷头抽了半包烟,忽听哗啷一声,却是上高中的儿子回来了。

    “今天没晚自习么?”他奇道。

    “学校要开什么会,晚自习取消了。”

    “哦……你过来,我跟你说点事。”他顿了顿,招呼儿子进里屋。

    妻子刚做好了饭,道:“哎,干嘛去,马上开饭了!”

    “我跟他聊聊。”

    “有什么事不能饭后聊,来大宝,我正好做了你爱吃的……”

    “你懂个屁!”

    崔波猛然大吼,把老婆孩子都吓得一愣。沉默了几秒钟,他才挥了挥手,却也没言语,拉着儿子进了卧室。

    “爸,你要说什么?”孩子显得十分紧张,唯唯诺诺。

    “也没什么,你明年不就高考了么,呃……”

    崔波斟酌片刻,终道:“你一直想报文科,现在别报了,报个农学或者理工科。”

    “为什么啊?你们不都挺支持的么,我就想报中文系,我就喜欢文学!”孩子急了。

    “以后文学还有个屁用!”

    崔波解释不清楚,索性端起父辈的架势,不容置疑道:“你要么学农,要么学理工,如果成绩不理想,我跟你小舅说说,让你当兵去,当兵也强得多!”

    “……”

    孩子都快哭了,眼泪瓣在眼眶里含着,一个劲的掰弄手指。

    他固然气愤,也肯定不理解这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小商人,为了自己的前途,绞尽脑汁才想出了这么一条道路。

    而那些做出决策的人,同样不会知道,这些位于社会中下层的百姓,在新时代来临之际,又有着多少赌博与挣扎。

    …………

    黔,梵净山。

    此山山巅之上,有一坨奇石,临崖而立,高10余米。顶上是一斗状大石,下面则是一根较细的石柱,上大下小,形如蘑菇,故名蘑菇石。

    此刻,顾玙就坐在蘑菇石上,修习《赤阳荡魔剑诀》。

    他在这已经住了十来天,一边修剑诀,一边准备炼剑器。那柄古剑没有名号,自己偷懒,就起了个“赤阳剑”的称呼。

    别的法器可以用神炼法,剑就非常特殊,必须修出剑气,才能以之温养。

    他虽然是先天,但认认真真的从术剑修起,待小成后,方进入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