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将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34章 军衔制(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还有人逐步将天竺叛乱的事情,归罪给王宁安。

    第一,他过分压榨海外殖民地,自古以来,官逼民反,情理之中。

    第二,王宁安随便改革军制,让一批将领强行退役,结果造成了人才断层,指挥漏洞,才给了天竺人反叛的机会。

    有此两条大罪,王宁安就应该为天竺的事情负全责。

    越来越多的攻讦,直指王宁安。

    这一次理学的议政卿终于有了些心气,他们窥见了宝贵的机会。

    “针对天竺的叛乱,我们强烈要求,秦王需要到议政会议,接受我们的询问,他要把事情说清楚,要追究相关责任!”

    杨时在议政会议,大声疾呼,希望获得支持。

    作为新的领班,文及甫琢磨了半天,假如是老爹,肯定会利用这个机会,给政事堂难堪……可他却没那个本事,这才刚开始,千万别跟小命过不去。

    文及甫严格遵守老爹的要求,将杨时的提议搁置了。

    也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就放在一边,根本不表决!

    “姓文的,你无耻,你是个懦夫!”

    任凭理学这边怎么叫嚣,文及甫就是不搭理他们。

    其余的议政卿也对此兴趣缺缺,尤其是军方的议政卿,不就是天竺叛乱吗?有什么了不起,能征服天竺,就能再次征服他们,大宋铁骑所到,玉石俱焚!

    杨时在议政会议几次努力,都没有结果,他现在特别愤怒,又非常无奈。

    假如在政事堂有一个他们的人,哪怕是尚书一级,也足以逼着王宁安来议政会议接受询问,他们就可以趁机大做文章。

    但十分可疑,政事堂全都是王宁安的弟子,再也没有其他人了!

    杨时沉思了许久,还真别说,让他找到了合适的人选。

    杨时亲自找到了刚刚退休的相公张方平。

    这位做过殖民部尚书,又干过海外的总督,经验丰富,说出话是有影响力的。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