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探测器更感兴趣,因为他觉得,这玩意儿配合上“附近的矿物”来用,也许会有新的突破,不过既然是国家要,他就放一放了。
事实证明,洛华人的手机,都已经被关注到一个新的高度了,王海峰还没来得及传话,电话那边已经开心地表示,“既然冯大师答应了,那就这么说定了。”
锦衣卫也不是不关注这个案子,听说红外隐身衣之后,更是拦都拦不住了,有鉴于这个情况比较重要,可能跟洛华发生冲突,于是请示了一下上面,所以反应就慢一些。
至于说调看当地的监控,他们一旦执行起来,比红姐的速度快多了——其实他们现在就已经在调看监控了,只不过为了避免可能造成的矛盾,才跟冯君这儿打个招呼,算是报备。
很快地,情况就汇总了过来,“那辆车已经更换了车牌,正在掉头开往郑阳市。”
这操作……有点风骚啊,冯君本来想吩咐车队掉头的,但是想了想,又问了一句,“这车是在什么位置掉头的?”
对方也无法判断,车到底是在什么位置掉头的,事实上,车流量监控这种装置,主要是在市区使用,也算是一种大数据的收集,省道上会少很多。
也就是此地距离郑阳市还不算远,工程施工的时候,相关经费又比较富裕,不花掉的话,会影响下一年的经费,而且监管比较严,还必须得安装上相关摄像头……
至于说不知道掉头的位置,为什么能断定对方是换了车牌——外观比对,基本上就能确定个八九不离十,更别说下一个流量监控点没发现这车……这些已经够了吧?
然而就算是这样,冯君寻找对方的换牌和掉头地点,还是浪费了三四分钟。
不过这三四分钟的耽搁,也是有收获的,冯君在掉头地点的附近——严格说是在某块玉米地的一角,发现了一个埋藏在地下的编织袋,里面正是红外隐身衣和手持超声波测试器。
高强对付此事最有经验了,部队上出来的,能不懂这个?于是直接给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