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愣住了。
好美。
这就是郑家伟看见乌海的画的第一印象,节选的是那小片梯田,蓝天美景,一根根直线,一条条曲线,如风拂过草地,泛起的绿波。
再细看,更美,但不是风景之美,而是老汉在田地劳作之美,淡色系简单的穿着,在田地间,从山上引下的山泉水,仿佛能够听到泉水浇灌的声音。
辛勤劳作的美。
郑家伟当乌海经纪人也是有段时间了,期间参加过许多画展,甚至于也看过许多传说名画许多,但美如这幅画的,当真是少见。
“这幅画叫什么名字。”郑家伟连水都忘记递上去了,直接问名字。
“这才是生活。”乌海靠在树根上,有气无力的回答。
这才是生活,很奇怪的名字,难道是说,在这种美丽的环境下生活才是最好的选择?
根据郑家伟对乌海的了解,绝对不可能,比起美景,乌海更喜欢美食,除非能把袁州也绑过来,所以叫这个名字,应当还有深意。
郑家伟仔细看这幅画,突然他发现了一件事,身体犹如电流穿过。
“不是辛勤劳作,是辛苦劳作。”郑家伟道。
在多数画中,美景下的田地农夫总是辛勤劳动。辛苦和辛勤虽说只相差一个字,但所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
仔细看,乌海这幅画耕种的农夫,真的就是辛苦劳作,乌海细节处理到位,头发凌乱像枯草,表情是沉闷的,好像背负着千重山,身上衣着,简单而单色,也就是便宜和老旧,如果光看这老汉本身,想起的绝对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老农辛苦劳作,在绝美的环境中,这种截然相反的意境,被乌海完美结合,甚至于说,若不认真的,仔细的看,真看不出来。
什么是生活?再美的风景,当不了饭吃,这才是生活,风景优美那是对于游客,对于小山村的人,不如一季收成。
“大自然的赞歌,山村人的安魂曲。”郑家伟感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