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掌握了大米的购销,同样也掌握了运输,就像在桂国,桂国的四大船商都是米商,他们拥有桂国70的船只,剩下的船只要么是小,要么就是不适合运米,其它米商想要运货,相对比较困难,往往只能靠国朝的船只返航时搭货,如此一来,规模自然没办法与官行相比……”
提及米商们对运输业的垄断,潘仁远的语气中尽是无奈,当年为了让大王顺利就国,正是他出面为大王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亲事,通过与商家的联姻,让桂国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和商界的支持,这也是桂国得已立国的根本。但是现在,那些商人对桂国的控制,却超过了他的想象。
“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梁天佑似乎就在桂国吧……”
看着潘仁远,朱明忠反问道。
“当年梁天佑对桂国就国,可谓是出力极多,桂王妃就是他的女儿,对吗?”
见陛下突然提到梁天佑,潘仁远的心里不由冒出了另一个念头。
“难道说,陛下对梁家不满?”
尽管当年正是潘仁远出面与梁天佑谈妥了大王的亲事,可他当时并没有想到,梁家的坐大,甚至已经到了对桂国造成威胁的地步,这是绝不可以接受的事情,所以在对待梁家的问题上,甚至在对待“米商官行”的问题上,他倾向于打压,但是的怎么打压呢?
在过去的多年间,潘仁远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眼下,是机会吗?
心里如此推测着,潘仁远小心谨慎的说道。
“陛下,梁家起于清河,是从龙功臣,当年桂国初建,得益于梁家许多,桂国米粮贸易,虽然有梁、徐、李、陆四大家控制,可梁家独占一半以上,其门下有大小海船不下三百艘,堪称桂国第一豪门,在桂国素来有“朱家国吃梁家粮”的说法……”
“朱家国吃梁家粮”!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有着多种的理解。落在的朱明忠的耳中,只让他冷笑一声,然后说道。
“好一个朱家国吃梁家粮,这粮是他们梁家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